中國傳統八大菜系:閩菜

閩菜,作爲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發源於福建省閩侯縣,以擅長烹制山珍海味而聲名遠揚,其風味呈現出清鮮、和醇、葷香、不膩的特質,且格外注重色美味鮮。以下是有關閩菜的詳盡介紹:

一、歷史背景

福建在古代乃百越文身之地,其飲食文化與內地差異顯著。福建地處沿海,擁有豐富的海鮮資源,江河平原盛產稻米、蔬菜、水果等,山林溪間則遍布茶葉、香菇、竹筍、薏米以及各類山珍野味。福建民衆巧妙地利用這些豐富的資源來烹制菜餚,在中原漢族文化與當地古越族文化相互交融的過程中,閩菜系逐漸得以形成。

二、歷史發展

閩菜脫胎於古代閩越少數民族的飲食,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帶來的中原飲食文化對福建飲食產生了深遠影響。自唐宋以後,福建地區的主要城市紛紛對外通商,其他地區的烹飪技術隨之傳入福建。閩菜在博採衆長、汲取各地菜餚精華的基礎上,歷經大幅改進,逐漸形成了精細、淡雅的獨特風格。至清末民初,福州和廈門湧現出衆多名菜館,有力地推動了地方風味的形成與持續完善。

展开全文

三、三大流派

福州菜:它是閩菜的主流,不僅在福州盛行,還在閩東、閩中、閩北地區廣泛流傳。福州菜的菜餚具有清爽、鮮嫩、淡雅的特點,口味偏於酸甜,湯菜數量衆多。福州菜擅長以紅糟作爲作料,尤其注重調湯,給人以 “百湯百味” 以及糟香撲鼻的美妙感受。

閩南菜:在廈門、晉江、龍溪地區頗爲流行,向東還影響至台灣。其菜餚具備鮮醇、香嫩、清淡的特色,並且在調料運用方面極爲講究,善於使用香辣調料,在沙茶、芥末、橘汁以及藥物、水果的使用上獨具匠心。

閩西菜:在 “客家話” 地區盛行,其菜餚特點表現爲鮮潤、濃香、醇厚,以烹制山珍野味見長,口味略偏鹹、油,善於運用生姜,在香辣佐料的使用上更爲突出。

四、八閩素菜

閩菜除了上述三大流派外,素菜也獨具魅力。福建是佛道興盛之省,北宋時期,福州舉辦的齋會不僅規模盛大,而且菜品豐富多樣。倘若齋會舉辦得不盡人意,令僧侶不滿,還會每人另送二百文錢。由此可見,福州齋會的規格之高以及菜餚品種之繁多。現今,閩系素菜依舊分爲 “寺院”“道觀”“酒樓” 三種體系,且有 “托葷席”“全素席” 兩種烹飪方式。

五、烹飪技巧

閩菜的烹飪技巧豐富多樣,主要包括拌、滷、熗、酥、薰、醃、炒、炸、熘、燒、燴、熬、燜、扒、爆、燉、蒸、炮、蜜汁等多種技法。

六、四大特點

刀工巧妙:閩菜極爲講究刀工,素有 “片薄如紙,切絲如發,剞花如荔” 的美譽。並且,所有的刀工技巧都是圍繞着 “味” 來施展,通過刀工技法,能讓原料更充分地展現出自身的本味與質地。

湯菜考究:湯菜在閩菜中佔據着至關重要的地位,這是閩菜區別於其他菜系的顯著標志之一。這種烹飪特色與福建豐富的海產資源緊密相關。從烹飪與營養的角度來看,福建人始終將烹調與確保食材的質鮮、味純、滋補緊密相連。在衆多的烹調方法中,湯最能凸顯菜的本味。通過精心挑選各種主輔料並加以調制,能夠消除不同原料的腥、羶、苦、澀等異味,進而形成各具特色的風味,素有 “一湯十變” 的說法。

調味巧妙:閩菜的調味方法別具一格,口味偏向甜、酸、清淡。喜愛使用糖、醋等調味品,這樣既能去除原料的腥味,又能保持原料爽口的特點,使菜餚甜酸適中、濃淡適宜。同時,閩菜所使用的調味作料種類繁多,風味獨特,如紅糟、蝦油、沙茶、辣醬、芥末、橘汁以及姜、蒜等,各有其獨特的風味。

烹調細膩:閩菜的烹調技法以蒸、煎、炒、熔、燜、炸、燉爲特色。在食用器皿的選擇上也別具一格,多採用小巧玲瓏、古樸大方的大、中、小蓋碗,進一步彰顯出雅潔、輕便、秀麗的格局與風貌。

七、特色名菜

福州菜:諸如 “佛跳牆”“煎糟鰻魚”“淡糟鮮竹蟶”“雞絲燕窩” 等。

閩南菜:像 “東壁龍珠”“炒鱟片”“八寶芙蓉鱘” 等。

閩西菜:例如 “油燜石鱗”“爆炒地猴” 等。

八、風味小喫

福州的 “魚丸”、泉州的 “土筍凍”、漳州的 “五香卷”、三明的 “芝麻鹹餅”“蛋菇”、南平的 “文公菜”“建甌板鴨”、龍巖的 “客家捆飯”“芋子包”、寧德的 “鴛鴦面”“劍蜂” 以及莆田的 “醉螃蟹” 等,都是極具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喫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