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源項目:中國白酒香型進化史(二)

1979年的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中國白酒首次按香型進行評比。這次評酒會確立了四大基本香型,並進行了正式官宣,統一標准,描述語如下:

醬香型酒

醬香突出、幽雅細膩

酒體醇厚、回味悠長

濃香型酒

窖香濃鬱、綿甜甘冽

香味協調、尾淨香長

清香型酒

清香純正、諸味協調

醇甜柔口、余味爽淨

米香型酒

蜜香清雅、入口綿柔

落口爽淨、回味怡暢

不屬於四大香型的白酒被列爲其他香型,自此,白酒的香型劃分以及香型類別,逐漸爲國內廣大消費者所接受。

20世紀80年代初,隨着白酒研究的逐步深入及科學的進步,根據白酒生產工藝、香味成分、風味特徵等考核指標,從其它香型逐漸分離出了“8種復合香型白酒”逐漸發展成了“十二種”主流香型。

展开全文

■ 兼香型由濃香型和醬香型白酒衍生而來;

■ 藥香型兼用大小曲,曲中加中草藥,小曲釀酒大曲產香,串蒸得產品,兼具“米、濃、醬”三種香型白酒的特點;

■ 鳳香型制曲原料及溫度與清香型白酒接近,但發酵容器又與濃香有關;

■ 豉香型由米香型白酒衍生而來的,其原酒即爲米香型白酒;

■ 特香型、馥鬱香型採用中高溫偏高的制曲溫度,但其發酵時間比醬香短,發酵容器更接近由“清、濃”衍生的鳳香型白酒;

■ 老白幹香型早先一直將其劃歸清香型,相同的釀酒原料,相同的制曲溫度,相同的發酵容器,但老白幹採用“續茬混燒,老五甑工藝”,純小麥制作的中溫大曲區別於清香型的清茬、紅心、後火3種曲。

但是,事情到此並未結束,進入21世紀,又有很多酒爭先恐後的想成爲“第十三種香型”!更加細分的小香型也隨之出現:

現在白酒香型的構成是這樣的:

四大基本香型:醬、濃、清、米。
八個其他香型:鳳、董、豉、芝、特、兼、老白幹、馥鬱。
細分小香型:如淡雅香、陳香、陶香、幽雅香、和潤香、小曲清香、邢香、沉香等等,就不一一列舉。

白酒香型是一種標准,世上本沒有標准,用同樣的方法的人多了,也便有了標准。

香氣是產品的一種屬性,其本源是產品。那么產品是如何得到的呢?是人們按照某種工藝生產加工而來。

酒這種產品,最大的區別來自於原料和工藝,是這些導致了風味的不同。不知酒友們最喜歡哪種香型的白酒呢?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

淘源項目

古法釀造,嚴格品控,匠心匠藝傳承經典佳釀

酒窖規模巨大,祖傳專業釀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