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農村過年時,不管走到哪家,主人都會拿出家裏最好的來招待,其中自釀酒就是必不可少的,可如今不管走到哪家都是买的各種各樣的酒水,看似十分高檔,卻怎么也喝不出自釀酒的味道,那到底是爲什么呢?難道大家都只是爲了攀比覺得自釀酒太土了拿不出手嗎?又還是覺得自釀酒就比不上买的酒好喝呢?其實無法否認這兩個原因的存在,但我相信有這樣想法的人少之又少,個人覺得更多的原因是如下3點!至於大家贊不贊同,不妨看過之後再做評論!
1.種糧食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知道自釀酒都是用自家的糧食通過蒸煮,發酵而成,顧名思義原材料主要是糧食,在我們當地用的更是上好的糯米,用紅薯雜糧都少見,可如今農村勞力外出農田撂荒,連口糧都要买了,哪還有多余的糧食來釀酒呢。
2.釀酒技術傳承斷代:大家都知道在農村年紀大一點,尤其是女基本上都會釀酒,但年輕人會釀酒的卻是少之又少,畢竟年輕人都到了外面或者是說在家的時間也不長,很難接觸這個事情,就這樣老一點的一天天老去幹不動了,年輕人沒有這種技術,當然也沒那份耐心,順理成章也就出現斷層了,也許N多年後的農村釀酒這種古老的技術也就不復存在了。
3.大家喝酒習慣的改變:以前在農村,自己釀酒除了是因爲自己的糧食有多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己種的糧食不當數,認爲比买酒劃算,再說以前的人喝酒都比較厲害,個個都是海量,而且親戚朋友在一起,尤其是春節期間只要聚在一起喫飯,勸酒是必不可少的,不管喝酒行不行,只要上桌就是“三碗不過崗”,所以沒有幾大缸,上百斤酒是不夠的,不言而喻需要的酒水自然多,然而現在年輕人喝酒都不怎么厲害了,而且开車的人也越來越多,所以聚在一起也喝不了多少酒,所以隨便买幾瓶酒一個春節也都能應付過來了,所以也沒有必要那么麻煩去釀酒了。
以上3點就是個人認爲“在農村以前過年家家戶戶都有自釀米酒,如今卻很少見到”的真正原因,而並非是有着“土”之稱的自釀酒比不上市面上的酒,更不是自釀酒拿不出手,反倒是想喝到都難。對此您是怎么看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與本文立場沒有任何關系,若侵權請告知刪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