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紅酒能軟化血管,是謠言還是真的?

紅酒被認爲與血管健康有着微妙的聯系,科學家們也在研究紅酒在維護血管功能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紅酒中含有的多酚類物質,如白藜蘆醇、類黃酮等,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夠幫助減少自由基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害,保護血管壁的完整性,維持血管的彈性。

同時,這些成分還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積,從而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風險,這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中風等,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紅酒中的這些成分佔比較少,少量紅酒中的多酚類物質,不足以對血管產生有益影響。如果爲了獲取更多的多酚類物質,而大量飲酒,反而會對身體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包括但不限於肝髒損傷、心髒負擔加重、高血壓等。

紅酒與血管健康之間的關系,既充滿了吸引力,又需要我們理性對待。一般建議,男性每天飲用紅酒不超過兩杯(約 250 毫升),女性不超過一杯(約 150 毫升)。

在追求血管健康的道路上,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樣不可或缺。要多攝入富含蔬果、全谷物、低脂肪蛋白質的食物,以及定期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跑步、遊泳等,都是維護血管健康的重要措施。

只有綜合採取多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地維護血管的健康,讓我們的身體充滿活力。

探究紅酒軟化血管的科學依據

雖然“紅酒能軟化血管”的說法廣爲流傳,但科學研究對此並未給出明確結論。

一些觀察性研究發現,適量飲用紅酒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相對較低。然而,這些研究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幹擾,如飲用紅酒的人群往往具有更好的生活習慣、更高的教育水平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研究結果。

此外,動物實驗和體外實驗雖然證實了紅酒中的某些成分(如類黃酮)具有抗氧化、抗炎等潛在益處,但這些實驗結果並不能直接應用於人類。畢竟,人體內的生理環境遠比實驗室條件復雜得多。

展开全文

紅酒軟化血管:真相還是謠言?

綜合目前的研究證據,得出的結論:紅酒中確實含有一些對血管健康有益的成分,但“喝紅酒能軟化血管”的說法尚缺乏確鑿的科學依據。

更重要的是,過量飲用紅酒(或任何含酒精的飲品)會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如心律失常、肝髒損害、癌症風險增加等。

從醫學角度出發,不建議大家爲了軟化血管而特意飲用紅酒。要想維護血管健康,更可靠的方法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這些措施不僅有助於預防血管硬化,還能全面提升身體健康水平。

缺血預適應訓練

純物理方法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這幾年,隨着百萬減殘工程的推進和適宜技術的推廣,遠隔缺血預適應技術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成爲防治心腦血管疾病行之有效的物理方法。

遠隔缺血預適應訓練,是安全、無創的物理治療措施,簡單易操作,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臨牀轉化應用前景。通過對某一器官或組織(如肢體等)進行反復、短暫的缺血刺激,激發機體內內源性抗缺血損傷保護機制,使其他器官或組織產生對缺血損傷的適應和耐受,提高其抗缺血損傷的能力,從而預防或減輕缺血性損傷。

單次遠隔缺血適應訓練並不能對心腦血管起到保護作用,遠隔缺血適應訓練通過疊加效應和延遲激活發揮作用。心腦血管疾病是慢性病,預防和治療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每天堅持做缺血預適應訓練,才能起到防治心腦血管病的效果。

遠隔缺血適應三大保護機制

體液循環機制

遠隔缺血適應訓練過程中,包含缺血期和缺血後再灌注期,缺血期缺血部位的組織會產生保護因子,當再灌注時,保護因子會隨血液循環轉運至靶器官。血液循環中的一氧化氮、腺苷、緩激肽等因子,可誘導心腦保護提升缺血的心肌和神經細胞抵抗缺血一再灌注損傷能力。

神經傳導機制

遠隔缺血適應訓練過程中,通過上肢反復間斷性的缺血刺激,使上肢神經將缺血刺激信號傳導至心髒和大腦,從而產生保護作用。研究發現,神經保護機制中的mTORTOPK、內質網應激等關鍵神經機制。腦血管閉塞患者,規律遠隔缺血適應治療後,能促進血管新生和側支血管重塑,明顯改善缺血區腦組織血流灌注,從而促進神經康復。

系統性全身反應

研究表明,缺血性腦卒中發生後,多種炎症因子表達和活性增加,參與腦損傷的關鍵病理生理過程,通過反復遠隔缺血適應訓練,能顯著增加外周血中的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數量,從而保護大腦免受缺血損傷。

*本文僅供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學治療,如有不適,請及時就醫。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