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盤荊楚,月圓江漢。9月13日,貴州茅台酒(甲辰龍年)(以下簡稱“龍茅”)鑑賞會走進江城武漢,在中秋之際,以“守根護脈,禮敬中華”爲线,繼續探尋中華文化遺址之路,致敬荊楚大地上的璀璨遺址文明,守護中華文明“龍”的根脈,共賞文化與美酒的魅力。
茅台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法律顧問段建樺出席活動並致辭。
荊楚之韻,亙古至今。武漢,因山河而起,與自然相依,九省通衢,國之腹地,始終居於長江文明傳承發展的樞紐地位。長江中遊也誕生出多元共生的石家河文化、知音文化、楚文化、三國文化、詩詞文化等中華傳統文化。而龍,作爲長江文明的重要符號,也在歷史悠久的武漢留下深深的足跡。從始建於殷商時期的盤龍城到建於明洪武年間的龍王廟,再到如今的藏龍島、龍靈山,可以看到“龍文化”逐漸演變成華夏兒女的情感紐帶和精神象徵,滿載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蜿蜒穿行於川、黔、滇三省邊界的赤水河,也最終匯入長江,長江流域180萬平方公裏內創造的長江文明早早將武漢與茅台的緣分拉近。
武漢,還是“知音”起源之地,相傳位於其古琴台。活動中,百余位“茅友”相聚於古琴台,步入匾額上書有“古琴台”三字的山門,依次遊覽知音館、印心石屋、高山流水館等,並在其中感受多款茅台產品的文化韻味。當這來自高山的佳釀跨越1000多裏,最終到達武漢這座“江城”,與長江相遇,與世人相遇,與“茅友”相遇,恰如“高山流水”般的天作之合。
段建樺在致辭中從三個方面作了分享。一是溯源城市之根,傳承精神基因。茅台攜“龍”而來,在武漢城市文明的根脈之上溯源“龍的根源”,傳承傳統精神文明的基因,正是以文化產品爲載體,在豐富的歷史文化寶藏中,讓傳統之光以新方式延續。二是相逢高山流水,尋覓美酒知音。象徵着中華傳統友誼和情感文化的“知音文化”,與茅台文化敬重消費者如出一脈。酒以知交,酒以成歡,正是自來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酒禮滋養。三是堅守釀造哲學,秉承順天應時。茅台,是時間釀造的美酒。以生肖美酒之名、月圓江漢之美意相聚在武漢,不僅進一步凸顯茅台“順天應時,天人共釀”的傳統釀造哲學,也充分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技藝之美、匠心之美、精神之美,持續豐富酒的文化內涵,賦予茅台更加深厚的文化深度與內生動力。
鑑賞會在古琴演奏及舞蹈演藝《高山流水》之中拉开序幕;《酒逢知己》情景故事,以話劇、楚劇、舞蹈結合的形式,詮釋順天敬人、酒以成歡及月映團圓的精神關聯;以《月圓酒滿》爲主題元素設計的投影藝術片,通過古琴台與茅台生肖酒的交融,致敬共同的家與國。
活動中,著名考古學者,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館長,二級研究館員萬全文以《盤龍城:龍的文明、水的文明與酒的文明》爲題,分享了“楚人好龍”的歷史,並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武漢的遺址文化。他說,從楚人的生活中能找到很多酒的影子,“龍”與酒自古與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們總有着密切關聯。
“龍,一直來說,是精神上的一種信仰,而通過鑑賞會上文化學者的講解,守根護脈更具象化了。”“投影藝術片《月圓酒滿》讓我非常印象深刻,青銅器文化、知音文化、龍文化和酒文化都體現得很好。”“二十多年前,我就开始成爲茅台忠實的粉絲,從而开始接觸、愛上醬香酒。今天我也很明顯感受到,茅台品牌拉近與消費者距離的強烈主動性。”……當晚的鑑賞會,不僅是一場文化交融的盛宴,更寄托着美好向往,將龍文化與茅台酒之美傳遞給了每一位到場的“茅友”。
龍,是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的主线。2024,甲辰龍年,“龍茅”將中華文化、中國白酒文化、茅台文化完美融合,於廣袤的歷史天地中探尋一杯酒的精神。在走進杭州良渚、洛陽二裏頭、濟南城子崖三地後,“龍茅”也在長江之畔的武漢留下了生動的足跡。下一站,“龍茅”將繼續探尋遺址上的中國,繼續訴說“守根護脈,禮敬中華”的茅台生肖故事。
來源:茅台融媒體中心
圖/文:羅永元
編輯:張映芳何雪沙
責編:陳楊蔡忠成方存芳
編審:王幸韜吳德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