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祛溼食物效果不同!中醫教你用食療,趕跑全身溼氣!

本文作者:閆玉紅,廣東省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陳皮、芡實、茯苓、土茯苓、赤小豆、薏苡仁、五指毛桃、絲瓜、冬瓜、艾葉、砂仁、藿香……祛溼的食物一籮筐,到底該用哪一個?

學會抓重點,祛溼效果會更好。

1、陳皮:氣滯

陳皮,味苦、辛,性溫,主要功效爲理氣健脾,燥溼化痰。

寒溼阻滯中焦引起的溼氣,可以用陳皮來去除。如果同時又有氣滯的情況,那么用陳皮就再合適不過了。

這樣的人有什么表現呢?脘腹脹滿,胃脘隱痛、遇寒則甚,食積氣滯,食欲不振,口淡不渴,瀉下清稀,頭身困重,四肢酸楚,心情不舒等。

推薦食療:陳皮茶

材料:陳皮一瓣 (最好是三年以上的陳皮)。

做法:將陳皮用开水衝洗去雜質,然後置於杯中,加开水衝泡飲用。

圖源攝圖網

2、茯苓:失眠

茯苓,味甘、淡,性平,主要功效爲利水滲溼,健脾,寧心。

茯苓性味平和,最大的優點就是性格特別“溫柔”,一年四季,無論寒溼、溼熱、痰溼,都可以用茯苓。祛溼同時,茯苓還能健脾,促進水溼運化,杜絕內溼進一步生成;而且可入心經,寧心而安神,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的問題。

推薦食療:茯苓粥

展开全文

材料:茯苓15克,粳米50克。

做法:粳米洗淨後,提前浸泡半日,煮到半熟的時候加入茯苓,繼續熬煮至粥熟即可。

3、芡實:白帶多

芡實,味甘、澀,性平,主要功效爲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

芡實和茯苓一樣,不僅祛溼,還有健脾的作用,被譽爲“水中人參”,尤其適合脾虛夾溼的人食用。

並且,芡實性收澀,能夠止泄瀉、除溼止帶,對於脾虛久瀉、白帶多等問題能起到改善的作用,而便祕的人群則不適合單獨用芡實。

推薦食療:芡實瘦肉湯

材料:芡實15克,豬瘦肉50克。

做法:芡實洗幹淨,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旺火燒开後改用小火煲30分鐘;把豬瘦肉切片焯水,加入鍋中滾 10分鐘左右,加適量的鹽進行調味即可。

4、赤小豆:肥胖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主要功效爲利水消腫,解毒排膿。

赤小豆的祛溼作用主要是通過利水來實現的,加快體內的水液代謝,讓溼氣隨着小便排出體外。尤其適用於脾虛有溼的肥胖人群。

同時,由於赤小豆具有解毒排膿的功效,所以,尤其適用於水腫、尿少、腳氣浮腫、癰腫瘡毒等情況。

推薦食療:赤小豆鯉魚湯

材料:鮮鯉魚1條(約重1000克),赤小豆150克。

做法:鯉魚去鱗及內髒,處理幹淨備用;赤小豆洗淨,放入鍋中,加清水,旺火燒开後改用小火,煮至半熟時,加鯉魚,煮至熟爛即成。

本文首發於2023-07-25健康時報2003期《女性祛溼抓重點》

來源:健康時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