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么不看好春節檔的《射雕英雄傳》?時代變了,武俠味道也會變

11月15日,電影《射雕英雄傳》官宣定檔2025年的春節檔。該片根據金庸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由徐克擔任編劇和導演,並且邀請了青年流量明星們主演。只聊電影質量,而不關注它用何種方式形成何種票房的話,我並不看好這部影片。當然,票房方面,春節檔《熱辣滾燙》都能創造奇跡的檔期,當然不缺少所謂的其它奇跡。所以,票房的事情,沒有聊的必要。

僅從質量層面來論,我爲什么並不看好這部《射雕英雄傳》呢?因爲時代變了,武俠的味道也會變。而武俠的味道本身,是有兩大元素構成的。一個,是武俠內容本身,一個是武俠受衆群體。兩者,互爲作用力。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傳》是1957年到1959年之間創作的,連載於《香港商報》。這部武俠小說據說是金庸先生的第三部武俠作品。也是這部作品,爲金庸先生的武俠贏得了巨大的聲譽。而這部武俠作品,放在具體的年代當中,爲什么是現象級的呢?這是需要率先聊清楚的。

文學作品,一定會有其產生的特定年代。這個“特定性”是構成一部文學作品傳世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構成其一出現便火爆的原因之一。金庸先生的筆法好啊,塑造人物專業啊,會講故事啊等等,這都是創作技術層面上的事情,以往,很多人都論述過,我就不多言了。金庸先生創作技術確實好。

展开全文

這部作品的年代特定性是什么呢?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出現了三大格局,大陸、香港和台灣——這三處,每一處都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點,需要率先講一句。捋清楚這三處之間的關系之後,就很容易看清楚當年《射雕英雄傳》一出現便火爆的時代既定原因了。

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國民黨反動派退守台灣,大陸人民迎來了解放,香港則依舊是港英的殖民地。稍後十年間,大陸越發強大,蒸蒸日上。反動派這邊揚言的反攻大陸的說法,已經沒人信了。但是,這個時候,依舊有一股很濃鬱的情緒,在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的民衆當中蔓延,那便是,中國當時的格局,不過是南宋或者南明,而處於北方的政權,不過是蒙古或者滿清。

在這樣的時代情緒背景之下,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傳》應運而生。當時中國香港的讀者們閱讀到了這部武俠小說之後,會有現實的情緒對應出來。尤其是郭靖幫助南宋對抗北方政權的故事,很讓一些讀者覺得嗨皮。很多中國台灣的讀者,讀到這些之後,也覺得嗨皮。

以上,是《射雕英雄傳》產生之後火爆的一個時代原因。另一個,則是這部武俠作品,提供了一種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之間的互相“窺探”。上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射雕英雄傳》在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和東南亞等國家地區傳播的時候,爲華人們提供的是一種“中原文化”的想象力。

當時的中國,並未完全對外开放,還沒有改开時候的氣勢。所以,很多中國大陸之外的華人們,不知道中原文化到底是怎樣的。而這個時候,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傳》爲這些讀者們提供了一種中原文化、中國文化的最美儒家想象力。俠之大者,家國天下,這是儒家的人生哲學宗旨。海外華人讀者們,閱讀《射雕英雄傳》之後,會認爲,中原、中國大陸生活着這樣的郭靖、黃蓉、洪七公們,這些人,構建了人民群衆之間的關系圖譜,以儒家人生哲學爲藍本的關系圖譜。

與此同時,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射雕英雄傳》以小說形式傳入中國大陸。它的首批讀者,認爲中國香港的生活,應該是“射雕”當中那種文化生態關系的。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讀得到小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即便是在九十年代,在鄉野當中找基本小說讀,也是一件奢侈事。但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及其以後,找電視劇看,就容易多了。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射雕英雄傳》的電視劇,就是傻小子靖哥哥和精豆子蓉妹妹那部,很是感染了一批中國大陸的觀衆。

這批觀衆,也沒去過香港,大家覺得,香港的武俠,提供給了他們對於武俠的最美想象力。當然,這批觀衆對於香港的想象力,不僅有武俠的世界,還有古惑仔的世界。香港爲這批觀衆提供了百樣想象。

這就構成了一種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讀者、觀衆互相打量的狀態。中國香港認爲,《射雕英雄傳》當中的美好中原,在中國大陸的鄉野關系當中,而中國大陸的觀衆則認爲,這種武俠的美好,在中國香港的市井當中。

稍後,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一國兩制。1997年,是武俠的一個分水嶺。兩邊的觀衆和讀者相互一看,這種美好想象力,又不在中原,又不在香港,是中國文化和中國文學自身滋養出來的。到那個時候起,武俠其實就已經开始喪失普通人的市場了。武俠,只能活在有中國文化情懷的人的內心裏邊。

1997年之後,大量香港影視工作者北上,大量中國大陸的影視工作者也去香港互通有無。這批人,再創作武俠電影和電視劇的時候,那種“坐擁香港,雅望中原”的氣色就沒有了。武俠,雅望中原文化的時代語境逐漸消散了。所以,此後多少年的金庸武俠劇、武俠片,都是反芻罷了。

對於當下的觀衆、影迷們而言,大家可能更關注普通人的、個體的生活,而容易認爲,講家國天下的事情就是假大空。我們這些讀書人,當然不認爲這是假大空,而是將其視爲畢生奉獻之目的。所以,讀書人容易被普通人稱之爲假大空。郭靖保衛襄陽,當然是家國天下的,是俠之大者的。但是,這種大,無法讓很多人共情。比之於襄陽保衛战,大家可能更關注襄陽房價貴不貴,西紅柿幾塊錢一斤了,隔壁王大爺的退休金有沒有我高等等。瑣碎的時代,武俠無法提供自己原來的味道。(文/馬慶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