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票房爲何不理想?故事差,影迷不共情,假創新真陳舊

7月22日,貓眼專業版开出對《封神第一部》的票房預測,該片的內地總票房被預測爲12.50億元。早前一日,該片的內地票房預測是14.23億元。《封神第一部》上映首日,貓眼專業版的最終票房預測,竟然高達15億元以上。這意味着,經過3日上映,和已經形成的票房走勢,貓眼專業版方面已經把該片的票房預測數字,從15億元以上,下調到了12.5億元。

《封神第一部》已經形成的票房方面,首日票房4899.07萬元,成績平平。上映第2日的票房則是5839.02萬元,遠遠不如同檔期的《超能一家人》。我這么說,只是基於數字,並非給《超能一家人》做宣傳,相反,我需要預警一下影迷,《超能一家人》質量很低。《封神第一部》上映第三日,實時票房已經被上映15天的《長安三萬裏》反超。

《封神第一部》形成的影迷口碑方面,也並未呈現爆款氣象。豆瓣的7.7分,還是在“出現了大量的五星好評”的前提之下取得的。同平台當中,《長安三萬裏》是8.2分,《碟中諜7》是7.8分,《茶啊二中》是7.9分,《芭比》是8.9分。您說《封神第一部》和誰比口碑能強吧?當然,它比《超能一家人》的豆瓣評分高。

《封神第一部》口碑方面表現平平,票房成績方面,也似乎不盡如人意。多家正規的財經媒體報道稱,《封神》的出品方在影片上映第二日,便出現了股價跌停。顯然,在股票市場上,已經對這部《封神第一部》不看好了。我們不妨認真分析一下,這部電影,爲什么票房表現力不佳呢?

展开全文

首先,便是故事性差。

這個差,又至少分爲兩點。對於尚未觀影的影迷而言,會認爲,這不過是個《封神演義》的老故事了,大家都知道起因、經過和結果的故事,似乎構不成太大的吸引力。對於已經觀影的影迷而言,則有部分影迷認爲,這部影片看似講了一個新故事,但故事性卻不足,讓影迷們覺得摸不着頭腦。

此外,這部電影的敘事節奏存在問題,沒有明顯的三幕式,沒有明顯的敘事高潮,甚至於缺乏故事總攻。這些,都是造成其故事性觀感的原因。外加上,一部電影,分成三部演,容易造成影迷流失。

其次,則是影迷不共情。

這是最可怕的事情。今年以來,大量好萊塢大片在票房上撲街,都是這個原因。影迷們看了一個沒法共情的故事,也就不會給它好口碑了。《封神第一部》不愿意走人家《封神演義》“伐無道”的老路子,而是搞出了兒子殺爹和爹殺兒子的套路。父子仇殺,本身就缺乏影迷共情的。《你好,李煥英》人家怎么搞的?母女互幫互助啊,歌詠母愛啊。

在咱們中國,誰覺得自己跟自己爹是仇殺關系?那個西方所謂的“俄狄浦斯情節”,也不是什么不可動搖的真理,西方自己就有理論學家質疑,弗洛伊德的理論,在西方都已經過時好幾十年多年了。這個時候,《封神第一部》還拿着這個當圭臬,就可笑了。對於普通影迷而言,看到這部電影講爹和兒子的仇殺關系,肯定會看的一頭霧水啊。

繼而,我們可以聊一聊這個情感內核的“假創新和真陳舊”。

但凡我們讀過一點弗洛伊德和榮格,就會覺得,《封神第一部》當中的情感內核,太陳舊了,談不上什么創新啊。當然,絕大多數的影迷沒有爲了一部電影,還閱讀哲學心理學著作的義務。對於普通影迷而言,看到爹和兒子的殺戮關系,不共情,也就到頭了。

對於某些想要鼓吹這部電影的部分“影評人”而言,也尷尬,吹出大天去,《封神》也是炒人家《思悼》的冷飯啊,在皇權父子的關系上,還炒的不如人家。這其實就是講故事方面的假創新了,因爲它的路數,根本不新穎。所以,我至今沒有看到任何一位想要給《封神》好評的“影評人”能夠寫出任何一篇具備信服力的影評文章來。

綜上,《封神第一部》還不如老老實實地按照人家《封神演義》當中的故事構建來完成自己的電影呢。《封神演義》在敘事上,是一部非常不簡單的作品,至今爲止,是沒有一部影視劇完全按照人家的敘事來寫的。關於《封神演義》的不簡單,我這裏不掉書袋了。袁行霈老先生主編的《中國文學史》當中,對《封神演義》有專門的解讀,講出它敘事上的那些層級和不簡單。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中國文學史》當中講《封神演義》的那段,應該是在第四卷第七編的第一章。對於編劇和導演而言,买本書,讀讀,不難。但凡讀過,都知道按照人家原著小說來,只能提高他們,不會拉低他們。當然,烏爾善《封神》在另一面上,也有好處,它證明,《封神演義》依舊具備更好的影視改編的想象空間,而且,實現起來很容易——按照原著來,即可。(文/馬慶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