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最早不是一塊含在嘴裏喫的,而是一杯飲料,1300多年前,約克坦瑪雅印第安人將烘焙過的可可豆磨成粉,往裏面加入面粉和水等東西,把所有粉末都攪拌成糊狀,並且冒出泡,巧克力飲料就做好了。
巧克力飲料只有高層貴族人士才能喝,這個習慣一直到16世紀都還是這樣,1526年,西班牙的軍事家荷南多·科爾特斯在墨西哥看見當地國王在飲用巧克力飲料,他聞到這種飲料散發出醇醇的香氣,但嘗了一口覺得很苦,他把這種飲料帶回去後自己也做了一杯,但在原來的制作方法做了一些小改動,他加了糖,使飲料喝起來甜一些。1876年,瑞士人彼得又在荷南多基礎上加了牛奶,現代版巧克力就有了雛形。
巧克力是有藥用價值的,最早是美洲原住民用來治療心絞痛和肝髒等疾病,1642年法國人將巧克力引進國內,但是將它作爲藥引進來的,巧克力還一度被法國人看出是“珍貴的藥品”。
人們是從19世紀中期才把巧克力看成是食物。巧克力傳入中國的時候是康熙年間,那時的康熙也將巧克力看作是藥,就把中國第一塊巧克力引進來,他是第一個嘗試了巧克力的中國人。
康熙時期的中國經濟發達,物產富饒,他很排斥外國的東西,但是1693年夏天,39歲的康熙突然得了瘧疾,盡管是在大夏天他還是被冷得“打擺子”,渾身抽搐個不行,宮裏的太醫卻無藥可治。
康熙爲了保命,重金向民間徵集藥方,最後靠法國傳教士帶來的西藥“金雞納霜”給治好了,康熙因爲這件事就不再盲目排斥西藥,還對西藥產生了興趣。1707年,他從外國傳教士那聽來了巧克力,就傳旨下去讓掌管西藥的西方人赫世亨去找。
清朝時期的巧克力還不叫“巧克力”,而是叫“綽科拉”,從巧克力的英文音譯過來的。當時,赫世亨的好朋友,意大利傳教士鐸羅來到中國,赫世亨就找鐸羅要巧克力,鐸羅一下就拿出150塊,赫世亨從裏面精挑細選了50塊最好的給康熙,並且還給康熙准備了一套喫巧克力的杯勺。
康熙也是第一次喫巧克力,又沒有人告訴他巧克力藥效,萬一把他喫死了怎么辦?康熙爲了保險起見就讓赫世亨把巧克力藥性寫出來,三天之後交。赫世亨以前也沒喫過巧克力, 只好拿着巧克力到處去問用處,三天之後洋洋灑灑寫上了900多字的說明書,把說明心滿意足交給康熙。
赫世亨在說明裏是巧克力其實更像是一種茶,“老者、胃虛者、瀉肚者均可飲用,助胃消食,大有裨益。”赫世亨說的這段話有科學依據可以支撐,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黑巧克力的纖維素能夠幫助腸道蠕動,能促進消化還有一點止瀉的作用。
康熙看了赫世亨這900多字的說明只回了三個字,這三個字就是“知道了!”康熙拿起巧克力喝了一口,喝第一口差點沒把巧克力全都給吐出來,因爲巧克力實在是太苦了,康熙第一次喝沒經驗,喝了一大口哭得他急忙要用水漱口。
茶雖然也有點苦,但茶的苦裏面還帶着一點清香,事後會覺得有點甜,可巧克力實在是苦得難以下咽。康熙從這以後再也不碰巧克力,直到清末,西方東西大量進入中國,國人才逐漸喜歡上巧克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