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胖部/文)一轉眼暑期已經臨近尾聲。長視頻行業通常把每年的六、七、八月作爲暑期檔,也是行業傳統概念上的“旺季”,各家都會拿出最頭部制作衝擊業績、打造爆款。
因爲去年暑期的整體數據欠佳,今年行業吸取經驗,從四月开始通過《與鳳行》《慶余年2》等一系列准爆款,提前拉高了市場熱度。這種策略確實在暑期檔前期起到了作用,《墨雨雲間》《玫瑰的故事》《唐朝詭事錄之西行》等劇取得了不錯的播出數據。
只是七月之後,尤其是進入暑期檔下半程,伴隨着奧運會开啓,仿佛整個流量池被抽幹,再未能恢復前半段的熱度。
但這種市場熱度的斷崖式下降,顯然不能簡單歸因於奧運會的影響。
更應該看到,行業越來越凸顯的“確定性”問題。
“踩空”
去年的劇集暑期檔,搜狐娛樂曾撰文指出是最“卷”的一次,無論從作品數量、營銷烈度還是排播強度,都要超出以往,截至2023年8月9日已有93部劇集开播,超過2022年暑期檔的總數。
而造成的問題就是,嚴重影響了期間劇集的營銷和播出熱度。因此到了今年,各平台都有明顯的調整動作。
比如新劇开播的頻率和數量,都較去年有明顯的下滑;又比如前文提到的,從四月开始對市場進行預熱,且都拿出了具有高市場期待的頭部內容。
問題在於,即使在市場熱度高企的前半段,這類重點劇集的“踩空”依然不算少見。
比如前期曝光度較高的《顏心記》《金庸武俠世界·鐵血丹心》《四海重明》《柳舟記》等,包括延續去年爆款的《長相思2》,都是行業長期期待的重點古裝項目,但從播出數據或口碑等層面都存在未達預期的問題。
數據最好的《長相思2》播出四天站內熱度破30000之後,再未實現這一數據,豆瓣評分僅有5.9分;而7月底开播的《四海重明》,根據雲合數據熱播期集均播放量剛破千萬,較該劇的預期差距較大。
要知道,過往兩年古裝劇基本扛起了暑期檔爆款的重擔,集中出現了如《夢華錄》《星漢燦爛·月升滄海》《蒼蘭訣》《蓮花樓》《長相思》等熱門內容,暑期受衆偏年輕化的特點也決定了這類作品會相對承重。
不難理解,今年這些古裝劇出現頻繁“踩空”可能帶來的影響。
不僅是古裝劇,懸疑劇《看不見影子的少年》《錯位》、諜战劇《孤舟》包括現實題材的《小夫妻》《九部的檢察官》等劇,也都是平台着力打造的重點項目,但最終卻未能制造較好的播出效果。
某種程度上,暑期檔下半程的降溫,很大程度上也是源於許多熱點劇集未能滿足觀衆需要,一點點消磨了市場熱情,在奧運會的催化作用下加速了路人盤觀衆的離場。
分析來看,這些項目的問題也是類似的。
降本增效到現在,較突出的制作問題不再是簡單的粗制濫造、五毛特效;但當觀衆習慣了表層的“內容升級”,並對內容創作提出更高要求的時候,很多作品沒能跟上。比如人物的真實性、代入感,演員表演應該達到的水准,劇本邏輯尤其是懸疑內容的設謎能力等等。
其實今年暑期的劇集不缺乏關注度,但如今的市場決定了,簡單的粉絲控評已經很難去挽回話題趨勢,一旦作品本身失准,前期的關注會加速口碑危機。
觀衆對套路化的創作已經不愿意將就。
而部分制作方依然寄望於通過嵌套一些敘事技巧,來尋求確定性的提升。比如這兩年輕喜劇風敘事的蔓延,但今年《顏心記》《柳舟記》《四方館》等劇的播出情況證明,觀衆最終還是會回歸敘事本身判斷劇集是否值得看。
好在已經有不少制作方意識到,相較於去尋求某種“技巧”,用心的創作和打磨是唯一的答案。而市場證明了這一點,即使在檔期熱度下滑的近期,《邊水往事》依然能靠着扎實的敘事和人物,在市場上拿到不錯的分數。
確定性依然是整個行業的要害問題。在新舊兩種制作理念的衝突下,折射出的是行業變革期帶來的陣痛。
變
突破套路化,尋求對觀衆觀劇需求的響應,這樣的內容在今年暑期同樣不缺。
其實不難發現,市場並沒有那么嚴苛,在目前的制作標准上多走半步的創新,都能獲得不錯的市場反饋。
比如今年播出數據很好的《與鳳行》,开播後在輿論場上曾遭遇過一些質疑,整體的角色設計和劇情走向說不上有多少突破,但憑借主演的表現和整體穩定的制作成色,靠着給觀衆帶來的好感吸引了追更。
更典型的如去年的《長相思》,也是因爲清水鎮部分的新意和人物底子,讓觀衆越來越上頭。在故事邏輯基本過關的情況下,有趣、有新意、有代入感的人物以及在此基礎上的CP敘事,足夠吸引觀衆的觀劇熱情。
在此基礎上,如果能在敘事層面多一些創新,也更容易制造話題。
最典型的就是《墨雨雲間》,根據雲合數據熱播期集均播放量破6000萬,是暑期劇集中該項數據表現最好的。
這得益於該劇嘗試了“長劇短劇化”的敘事技巧,此前搜狐娛樂也做過分析,全劇甚至可以拆分爲五分鐘一集的短劇,從劇情到節奏都把爽感拉滿。
這種創新得益於對市場的深刻洞察。短視頻時代對觀衆觀看習慣形成了明顯的影響,對內容節奏和信息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劇情灌水、無意義的慢鏡頭等過往的制作問題,忍耐度也越來越低。
更寬泛地總結下,今年暑期的其他熱門作品,其實都做到了信息量上的“超載”。
比如《玫瑰的故事》就並非快節奏內容,但鏡頭的美感、美術和服化道的高要求,讓畫面本身都有“鏡頭內部蒙太奇”的信息量屬性;更重要的是,以女性爲敘事主體,故事本身所傳遞的價值觀也能夠獲得觀衆的認可,形成共鳴、共情式的爽感。
《唐朝詭事錄之西行》《邊水往事》這兩部懸疑劇,則是在劇本層面達到了信息量要求,在此基礎上敘事題材也都有一定的獵奇性,前者融公案志怪於一爐,後者則探祕法外之地“三邊坡”,進一步放大了題材探究人性、解鎖謎局的吸引力。
許多市場的要求已經在加速更新。
如果說2022年之後,市場的要求是制作上必須達標,靠着幾個流量明星就可以制造出圈效應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那么到了今年暑期檔,非常明顯的趨勢是,觀衆對降本增效帶來的短期行業刺激已經脫敏,並要求行業真正跳出套路,認真創作。
這種“新”,不是簡單的類型或風格創新。
就在這個暑期,發力新武俠的《金庸武俠世界》《少年白馬醉春風》、“迷霧劇場”的幾部新作、主打“新奇幻”的《顏心記》,包括一系列古裝輕喜劇等都沒能獲得成功。事實也證明,對於越來越成熟的市場,簡單的類型發力已經越來越難起效。
平台和制作方需要意識到,這早已不是那塊扔點種子就能長莊稼的土壤,一個必須深耕細作才能收獲的時代,已經到了。
洗牌期?
行業變革期的說法,近兩年行業一直在提。
基本的概念是,伴隨着2022年开始行業進入降本增效期,過往的“好日子”結束了,增長見頂的長視頻平台從上推動行業內容的革新,打造真正能吸引觀衆的To C內容,期待內容升級帶動更廣泛、多樣化的用戶付費。
但行業變革期帶來的更深遠影響,在這個暑期越發清晰。
暑期檔作爲長視頻旺季,一直以來都是頭部劇集的角鬥場,也因此成爲觀察各平台內容能力的賽場。而在今夏,因爲上半年整體的內容確定性出現問題,一些質疑已經出現在平台層面。
類似的質疑有着較長時間的累積。
過去十年,長視頻行業展开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軍備競賽”,即使經歷了降本增效,目前頭部平台每年的內容成本依然能夠達到150億元以上,依然存在不小的財務壓力。
2022年之後,行業普遍开始尋求更健康的運營數據,並砍掉了一定數量的項目,把制作資源進一步集中到頭部內容上。這造成的問題是,平台採取的一些降本措施,可能會對內容品質造成影響;但頭部內容的播出表現,卻在放大對平台的影響。
是否能夠穩定輸出優質內容,是長視頻平台唯一可靠的生命线。
這場烈度更高的賽跑,帶來的行業洗牌不但會影響行業公司,目前來看甚至不乏可能影響到十年來已經穩定了的平台格局。
就在今年暑期,不少相關消息在流傳。比如某平台的議價能力开始出現問題,導致頭部項目流失;或者平台制片人出現了若幹次“換乘”,據稱是制片經費方面未得到匹配等等。
而從中也可以看到,真正有內容能力的創作者,或將在下一個行業階段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無論行業如何變化,內容永遠是真正有生命力、有價值的行業基礎。
這個夏天,觀衆見證了優質內容所能實現的高光,也讓套路化、同質化的創作折戟,用腳投票,敦促着行業盡快完成自我變革。這樣的明確信號,行業應該、也必須接收到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