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出海,東北菜悶聲發大財

中餐出海,東北菜悶聲發大財?

最近兩年,中餐再掀出海浪潮,華人佔比衆多、飲食習慣相近的新加坡成爲其中的熱門站。眼下,新加坡已經容納了衆多中餐品牌,餐飲市場越發擁擠,競爭也越發激烈。即便如此,仍然還有更多的中餐品牌們正謀劃來此。

一個急需中餐企業破解的難題是,新加坡餐飲的機會點在哪?不少分析文章提及,“高端”和“高性價比”這兩個方向的機會顯著。

筆者作爲在新加坡生活了5年的資深喫貨,對此也頗有感觸。在此,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新加坡中餐的一些情況。

現在,什么中餐是新加坡的“頂流”呢?大家可能猜不到,在這裏最火的其實是東北菜!

東北菜,這些年以不可阻擋的勢頭在新加坡遍地开花,一躍成爲獅城美食界的“顯眼包”,不管是大型連鎖餐廳,還是小商小販,都隨處可見。

東北菜“攻佔”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融合的移民國家,在近600萬的常住人口中,有約70%的人口爲華裔。2020年新加坡官方的人口普查報告顯示,這裏的華裔佔比高達74.9%,遠遠高於排名第二的馬來西亞裔13.5%的比重。

聚集的華裔,讓新加坡有濃濃的中國味。在新加坡市中心,有一片區域被稱爲“牛車水”,這裏是新加坡知名的“中國城”,有着以裕華國貨、思佳客超市爲首的多家華人超市,和最集中的中餐廳。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於新加坡

大概是在2020之後,大大小小的東北菜館成了牛車水最常見的中餐廳,佔據了這片小天地的一大半市場份額。

東北小廚、吉祥苑、東方美食、家鄉小廚、東北飯店、東北人家……在牛車水中心區域的Pogoda Street,一條前後大概100米的街道上,密密麻麻地擠着不下10家東北菜飯館。

展开全文

這些東北飯館內的菜品種類之多,時常讓筆者仿佛置身國內,從常見的鍋包肉、豬肉燉粉條、地三鮮、酸菜餃子等家常菜,到店家祕制的東北燒烤、春餅、鐵鍋燉、東北烤肉,應有盡有。且平均每5家館子就有一家是“東北老鐵”掌勺的,味道可以稱得上正宗。

△圖片來源:作者拍攝於新加坡

除了“中國城”,東北菜館還出現在新加坡的各個角落,很多商場、居民社區都有東北菜餐廳,且大部分生意都比較火爆。

比如,在新加坡西部主要聚集區之一的Jurong區域,就有一家很火的東北菜館“友間廚房”,主打各類炒菜、幹鍋、湯鍋和燒烤。在新加坡東部加東區域,也有一家經常排隊的“中華鍋王”,主打東北小炒和麻辣香鍋。

就連之前在國內爆火的東北盒飯,新加坡路邊固定攤位的小商販們也給食客們安排得明明白白。攤主們將炒好的菜品分類擺放在盤裏,供大家自選,每個菜從5新幣(約27元)到15新幣(約80元)不等。盒飯常見的菜品有地三鮮、溜肉段、尖椒豆腐絲、西紅柿炒雞蛋、酸菜炒粉條等,量大實惠、便宜管飽。

筆者可以負責任地說,如今在新加坡的谷歌地圖上隨便輸入關鍵詞“東北”,有選擇困難症的食客都會產生幸福的煩惱。

很多東北餐館到了周末經常一座難求,食客們需要排着長隊等待。例如开在Pagoda Street的“東方美食”,就憑借高性價比、地道美味的食物和煙火氣十足的大排檔裝修風格,吸引了大批本地人和遊客。工作日的中午飯點都一座難求,到了晚市更是經常需要排隊15-30分鐘不等。

△圖片來源小紅書網友分享

這家東北美食,最有名的是東北燒烤和炒菜,人均20新幣(約107元),就可以喫得很不錯。一串肉串1新幣左右(約5元),下飯神器地三鮮9新幣(約48元)一份,鍋包肉只需13.8新幣(約74元)就可以喫到滿滿一大盤。

東北菜爲什么這么火?

目前,新加坡的主流餐飲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高端餐飲,另一種則是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食閣,前者精致昂貴,後者價格低廉,都已經有相對穩定的受衆。遠道而來的東北菜,是如何從二者之間突圍的?

1、宏觀大環境下的東北人口大遷徙

哈爾濱一躍成爲2024年初網紅城市的一個原因,就是東三省終於有代表城市重點投入做城市宣傳。新加坡聚集了不少東北人,成爲東北菜在這裏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

筆者曾經和多位東北菜餐廳的老板交流,他們告訴筆者,這裏絕大多數東北菜餐廳的老板或者合夥人都是漂洋過海而來的東北人。很多東北菜餐廳,甚至連服務員和廚師也是清一色的東北腔。

△某家東北餐廳的鐵鍋燉,作者拍攝於新加坡

2、口味普適性廣,超高性價比

新加坡的常住人口有約70%是華裔,其次是馬來西亞裔,飲食習慣普遍少辣,口味也相對清淡。東北菜多數是家常菜,“一菜多味、鹹甜分明”,或酸甜可口,或鹹甜分明,口味的普適性相對較高,代表菜品比如鍋包肉、小雞燉蘑菇、鐵鍋燉等在新加坡都非常受歡迎。

很多東北菜館還在口味上做了相應的改良,進一步減少了辣度,更符合本地人的飲食習慣。

此外,東北菜以大份量著稱,適合集體聚餐,在多文化背景下的新加坡,這個特點也使其更容易被不同背景的消費者接受和喜愛。

筆者和一些同在新加坡留學、工作的朋友們交流後發現,大家日常喫得最多的中餐類型就是東北菜。在社交媒體上,筆者也看到,東北餐廳的受衆不止是中國人或者華裔,也有很多外國人慕名而來,甚至成爲常客,大家普遍的評價是“Yummy food! Just a little spicy”。

△外國食客品嘗新加坡東北菜的評價

超高的性價比,同樣是東北菜殺遍新加坡的殺手鐗。

新加坡的東北菜餐廳,客單價大都在30-60新幣(約160-300元),在新加坡餐飲市場中是性價比極高的存在。如上文所說,新加坡本地餐飲兩極分化嚴重,貴的很貴,便宜的很便宜,居中的大衆餐飲比較缺失。性價比極高的東北菜,就很好地卡了大衆餐飲的空缺。

在新加坡,只需要30新幣(約160元)左右就可以喫到一頓色香味俱全的東北菜大餐,而東北盒飯,更是只需10新幣(約55元)以內就可以喫飽,對於追求性價比的學生、打工人等中低收入群體來說,無疑有着很大的持續消費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其他在新加坡的中餐,東北菜的性價比也是槓槓的。中餐出海,很多品牌的客單價都會翻上一番,東北菜是特例,這也進一步推進了東北菜在海外的接受度。

3、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經營模式

新加坡的東北菜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經營體系。最常見的有家族經營和社區經營。

家族經營是很多剛出海的東北餐廳常用的方式,餐廳由家庭成員共同經營,家庭成員之間的默契和信任度較高,能夠有效降低運營成本並提高效率。像中國城的東北飯盒餐廳,很多就都是夫妻店。

社區化經營是指,這些東北菜館往往選址於華人聚集區或人流量大的居民區,利用社區資源和口碑營銷吸引客流。

熱潮下的困局與破局

欣欣向榮的表象下也隱藏着不少危機。隨着新加坡的東北菜餐廳越开越多,市場逐漸飽和,也有越來越多東北菜館面臨盈利下降甚至是關店的困局。同樣开在牛車水,有的餐廳一座難求,有的即便在消費高峰期也很難滿座。

在筆者看來,新加坡東北菜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同質化嚴重,忽略品牌的打造,整體的競爭尚且處於非常初級的維度。

各個餐廳的菜品相似度極高,特色不明顯。以中國城比較火爆的兩家東北餐廳爲例,從菜單可以看到,這兩家餐廳的菜品重合率極高,基本上是“你有我有大家有”。

△兩家餐廳的菜單大同小異

而在裝修上,爲了壓縮成本,這些東北菜館也都是清一色的極簡大排檔風,木頭桌椅搭配牆面簡單的粉刷,大部分門店都缺少差異化的特色。

大部分東北菜餐廳沒有形成獨特的品牌形象,也不注重品牌打造,缺乏差異化優勢,難以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這家排隊人多,那就換一家,餐廳的客戶粘性很低。

在一個有限的市場內,顧客數量有限,大量相似的餐廳導致市場逐漸飽和,增長空間就會受限,長久下去肯定不是一個好消息。

慶幸的是,不少東北老板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點。筆者注意到,現在有些餐廳已經开始注重差異化經營,通過創新菜品、引入特色菜和獨特的餐飲體驗來形成競爭優勢。

像“老東北”等少數東北餐廳就在常見的東北家常菜之外,也开始賣特色的春餅,一下子就脫穎而出,想喫春餅的食客幾乎都會選擇他家。

△東北春餅,圖片來源:作者拍攝於新加坡

另一家鐵鍋燉餐廳,直接將東北標志性的“東北大花”元素加入了進去,菜品也轉而主打很多餐廳沒有提供的鐵鍋燉。

△圖片來源小紅書網友分享

在筆者看來,對新加坡東北菜餐廳而言,加入更多東北特色尤其是文化特色,是不錯的突圍方向,與此同時,餐廳也應該重視品牌建設,通過打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認知度和忠誠度,這樣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小 結

越來越多中餐湧向新加坡,東北菜在當地的火爆,也許可以給中餐企業一些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號稱“餐飲出海第一站”的新加坡,東北菜在其他海外國家發展得也不錯。

在被白人飯包圍的“美食荒漠”英國倫敦,華人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東北菜可以選擇,英國留子們已經可以從UCL旁人均10鎊的東北菜小館子,一路喫到人均30鎊的鐵鍋燉,一周都不重樣。

在韓國,東北麻辣燙、東北烤肉、東北火鍋也越來越常見,東北炒菜則一般和麻辣燙一起賣,很多麻辣燙店裏都可以點鍋包肉等炒菜,同樣深受韓國人喜愛。

照這樣來看,包容性極強的東北菜,或許有潛力成爲中餐出海的名片之一。

作者:紅餐網芷慧

(備注:該文爲行業觀察,僅供參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