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電視劇开啓“雲包場”,宣發新套路爲何爭議多多?

搜狐娛樂專稿(莊自修/文)最近電視圈流行宣發新套路——雲包場,簡而言之,就是有人花錢請你看劇。

一开始主要是電視劇的主演或幕後主創參與包場,最近,隨着幾部流量演員主演的劇的播出,粉絲紛紛加入了包場行動中。

雲包場本意是爲了安利劇,但因爲包場規則和定價的問題,使得結果與初衷背道而馳。

雲包場,到底是哪裏錯了位?

雲包場

什么是雲包場?

雲包場概念一开始出現在電影圈,指在线下單購买指定觀影票券,並通過社交網絡快速分享給朋友或者群組,使得不同地點的人群能夠參與到觀影活動中。

如今這一形式被運用到劇集中,不過兩者之間也有不同之處。

購买平台不同。電影票可以在任何售票平台購买,而電視劇雲包場只限於該劇播出平台。

雲包場對象不同。領取電影雲包場券的人,只限於看被包場的電影,而電視劇雲包場,因爲有的平台並沒有限定只能看被包場的作品,所以領取包場券碼的人,往往可以不看花錢包場的作品,而選擇看其他作品。

領取雲包場的人不同。電影雲包場中,包場的人可以決定把票送給誰,而電視劇雲包場,因爲是在平台上包,所以領取包場的對象是不特定的人群。

藝人工作人員磊磊透露,類似於電視劇這樣的“雲包場”,很早之前在業內就流行過。一部劇播出了,制片方或經紀公司爲了宣傳,會买幾十或上百個平台會員卡送給業內人,當做一種宣傳。

“以前影視公司和視頻平台效益好的時候,年終开會會員卡都會幾千份幾千份地送,現在幾乎沒有這樣的情況了,都得花錢买。”磊磊唏噓地說。

展开全文

很多人知道視頻平台的雲包場功能是在今年,但磊磊透露,去年年中的時候他就知道了這個事情。

“有個劇播出時,平台主動過來問藝人,說有雲包場,問各家藝人准備包多少場?”

磊磊說,“他們都這么問了,那你肯定就得包,基本上100個起步,很少有100個以下的。”

不過磊磊也直言,有的視頻平台的操作,嚴格意義上並不能算“包場”。

“與其說是雲包場,不如說是包會員更准確一些。”磊磊說,“只有卡的封面有爲劇打CALL,如果領取的人不看包場的劇,那對劇起不到任何宣傳作用。”

初衷

電視圈爲何开始流行雲包場?

影視劇宣傳赫赫透露,以前電影和電視劇的營銷幾乎完全不同,但現在很多營銷方式都是趨同的。

“這個行業一直在探索新的宣傳方式,更迭太快了,電影的營銷方式放在劇上,是創新的。”

赫赫說,“雲包場我覺得就是其中一種可以被趨同的方式,也確實會給各方帶來實際效益,相比一些虛無縹緲,可能打水漂的宣傳來說,它蠻實在的。”

對於演員來說,發起雲包場,則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被看到。

影視劇宣傳小蓮就透露,近期熱播的某部劇男演員很看好自己的劇,但劇熱度太低,他覺得沒人看很可惜,就發起了雲包場送大家會員卡。

“有些是劇方花錢,以演員的名義包場。”小蓮說,“他是自己花錢,一天幾千幾千的包,真沒少花。”

小蓮說,自己也給某部短劇做過雲包場,不過那個是真包場,而非包會員,領取包場券的人只能看他們的那部短劇,所以價格也比較便宜,一個才9元。

粉絲雲包場的本意也是安利劇。

“我們的初衷是讓愿意來看劇,又沒有會員的人可以享受到福利。”粉絲小姚說道。

但實際操作與粉絲的預想有偏差。

因爲依照某些平台的規則,觀衆只要從該劇包場頁面點進去,觀看5分鐘左右,就可以領取到一個月會員,之後可以看任何劇,並沒有被限定只能看這部劇。

“5分鐘都不一定能計入平台的播放數據。”小姚憤憤地說。“而且如果是限定包場,價格應該更合理,現在30元太貴了。”

更讓粉絲心寒的是,在這次聲勢浩大的雲包場活動中,還產生了黃牛代搶業務,凡此種種做法,都與粉絲們的初衷背道而馳,無疑讓他們更覺得自己被當了冤大頭。

“粉絲的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小姚說,“本意是對劇好,既然沒有意義,那就無所謂了,以後不包了,省錢了更好。”

新手段VS新套路?

對於雲包場現象,業內人怎么看呢?

赫赫認爲,如果是真正的雲包場,她覺得這種形式對於粉絲和片方來說,都是一個能夠正面給劇集熱度帶來有效轉化的途徑,公开、透明,還可以作爲福利,“純從我的立場來看,我覺得算是一種比較良性的手段”。

“雖然有沒有實際的熱度轉化,或者說真正的效果是不是雲包場帶來的,我們站外營銷肯定無法評估,畢竟每一天的營銷除了雲包場,還有其他動作,實際的各項轉化只有平台能夠了解。”

赫赫說,“但對於粉絲來說,它肯定是一個團結一致的發力點。”

對於很多人“雲包場既在綁架粉絲也在綁架劇方,且對其他沒有流量、沒有雲包場的劇來說不公平”的說法,赫赫並不認可。

“這是市場的選擇,你選擇了沒有流量的演員,就要考慮到後面會遇到的問題。”

赫赫直言,“我們總是苛責市場沒有好內容,那我們反思自己,不認識的演員的劇你看了嗎?”

很多人認爲雲包場,相當於是在花錢爲劇买熱度,長此以往操作,很可能出現劣幣驅逐了的局面。

“整體來看,其實無傷大雅,沒有一部爆劇是粉絲买出來的。”赫赫篤定地說道。

“很多看似熱度很高的劇,真正的觀衆也不認,粉絲在吹劇的熱度的時候,真正有分辨能力的人已經在看雲合,看官方抖音點贊和路人評論了。”

回歸“雲包場”本身可知,這一種模式的出現,是特殊時期下的特殊產物,它本意也是好的,爲影視劇宣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爲大家提供了一種創新、社交化的觀影方式,正確運用確實有助於擴大作品的觀衆基礎和影響力。

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因爲規則、定價等問題,使得它與大家的初衷背道而馳,不僅沒有帶來實際的效果,還引來不少爭議。

其中最不容忽視的是,隨着越來越多粉絲的加入,不同粉群之間若產生攀比之心,那本意是安利作品的雲包場,很可能會越走越偏,所以確定公平的規則,調整合適的價格,進行有序的引導,刻不容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