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刀門傳奇》《我有一個朋友》《蘭閨喜事》口碑三連捷,喜劇終成內容風口?

搜狐娛樂專稿(胖部/文)

今年暑期,《鵲刀門傳奇》《我有一個朋友》和《蘭閨喜事》三部喜劇類型劇集的口碑突圍,絕對是行業的一大驚喜。

從豆瓣評分來看,三部劇的豆瓣評分目前依次爲8.2分、8.5分、7.8分;而且口碑已經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轉化,《鵲刀門傳奇》《蘭閨喜事》的站內熱度都在26000上下,達到垂類熱門水准;缺乏流量基礎的《我有一個朋友》也跑出了較長尾的播出數據。

之所以說這三部劇是驚喜,在於喜劇作爲劇集類型,多年來堪稱長視頻“苦手”,更是口碑方面的重災區。

而如今,在行業對喜劇的市場需求越來越明確的背景下,連續三部作品打破口碑魔咒,是否意味着行業找到了新的內容風口?

喜劇得到掌聲,不容易

談到這三部劇的成功,許多評論會從背後的制作團隊說起。

《鵲刀門傳奇》不必多說,遼寧民間藝術團是國內頂尖的喜劇內容團隊,趙本山領銜弟子們,多年來保持着《鄉村愛情》《劉老根》兩大IP的持續輸出。

展开全文

《我有一個朋友》的導演畢鑫業,作爲《一起同過窗》前兩季的導演爲人所知,兩季豆瓣評分分別爲9.1分、8.9分,是公認的口碑之作。

《蘭閨喜事》團隊曾經在2018年制作過首部豎屏短劇《生活對我下手了》,今年來隨着短劇發展獲得了更多關注。

但即使如此,說這一輪喜劇出圈是行業的水到渠成,肯定不確切。

遼寧民間藝術團天花板明顯,多年來的作品熱度不低,但也很難更高,在舒適圈裏待得舒舒服服;畢鑫業導演此前的作品都是校園題材,與其說是喜劇,不如說是輕喜劇風的青春劇;《生活對我下手了》的口碑熱度等數據,也只能說一般。

事實上,國內喜劇領域近十年並不存在成熟的喜劇團隊。包括頭部喜劇團體,开心麻花、遼寧民間藝術團或德雲社,都在往長劇集方面使勁,也都沒有拿出多少成果。

那么,這一輪喜劇出圈,到底憑什么?

這么多年來,喜劇可以說是行業裏公認的難做。

一是難寫出真正讓觀衆笑的劇本,尤其是進入短視頻時代,觀衆已經厭倦了各種低級套路和網絡梗,要求喜劇本身的結構和包袱技巧必須夠高級;二是演員的表演,必須達到足夠高的水准。

比如《鵲刀門傳奇》,劇本本身其實不算出色,很多前期評論都指出“還是小品那一套”,但趙本山的存在實現了“人保戲”,極佳的表演狀態讓該劇能留住觀衆,後期對娛樂圈內幕、詐騙等社會話題的嘲諷才得以帶動共鳴,口碑評分走高。

而《我有一個朋友》和《蘭閨喜事》,基本是劇本設定夠出彩,有了好的“梁子”,加上最少及格以上的表演保證了品質。雖然如此,後者還是出現了“爛尾”質疑。

同時,三部作品都是古裝喜劇,這也很有意思。

其實近兩年,行業裏也出現過評分不錯的喜劇,比如《破事精英》系列和《今日宜加油》,也是豆瓣8分劇級別,但圍繞職場的玩梗和諷刺,卻多少有些叫好不叫座。反而是離生活稍遠的古裝、武俠時空,更能讓觀衆笑得痛快。

從中不難看出,當下觀衆爲喜劇鼓掌的心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二十年,看喜劇的類型限制

在2007年之後,電視劇行業逐漸對喜劇失去興趣,是基於創作環境的改變。

一是中小成本的喜劇,很難與越來越多的頭部大制作爭奪檔期;二是喜劇創作的質量快速下滑,加上同質化內容帶來的市場鈍感,讓喜劇不再是一門好生意;同時,喜劇的諷刺功能,在行業審查環境中逐漸減弱。

互聯網視頻早期,喜劇再度成爲中小成本內容突圍的又一法門。

前期的短片如《屌絲男士》《萬萬沒想到》《報告老板》《十萬個冷笑話》等,別具網感的搞笑風格都吸引了不少粉絲;平台啓動自制後的《暗黑者》《廢柴兄弟》等,也以此爲主要方向。

但伴隨着網播內容的發展,喜劇再一次表現出乏力,幾個跑出口碑的IP先後選擇了走向大銀幕;保持內容輸出的在層出不窮的新內容衝擊下,也因爲觀衆失去新鮮感難以爲繼。

在電視端、網絡端的兩度失守,表現出的是喜劇的類型限制。

一邊是對劇本依賴度高,表演難度也不低,有着很高的制作門檻;而另一邊是體量上很難做大,有很明顯的地域分界,打造跨地域的全民爆款難度極大。所以在資本入場後,喜劇被認爲不是一種主流內容的好選擇。

但喜劇的另一大特點是,相比於其他類型,讓觀衆笑的內容是市場剛需。

就在喜劇逐漸推出小屏幕的同時,大銀幕上以《泰囧》《美人魚》爲代表的喜劇正成爲票房榜的弄潮兒。

觀衆對喜劇始終是有需求的,在喜劇類劇集發展乏力的幾年中,喜劇綜藝的崛起繼續印證着,這類內容是觀衆的剛需。

這也爲行業留出了口子。尤其是在2020年开始,觀衆對喜劇的強需求越來越明顯。

《脫口秀大會》等節目的出圈程度上了個台階,《德雲鬥笑社》《麻花特开心》等喜劇團綜也取得了超預期的數據;再到郭麒麟憑借《贅婿》成功升咖,長視頻的喜劇風口似乎格外明顯。

平台側的反應也很快。行業從2021年开始,不但產出的各類型劇集都集中表現出輕喜劇風格,主要平台也先後打造了喜劇主題的线上劇場,最近的片單各家依然都有相關動作。

但此前效果並不明顯,幾個喜劇場的內容孵化速度都較慢,而聯手頭部喜劇人打造的劇集《瓦舍江湖》《醫是醫,二是二》等口碑熱度表現不佳。即使是口碑不錯的《破事精英》《今日宜加油》,口碑也沒能轉化爲熱度。

直到今年暑期以來,三部作品的口碑“連捷”。

觀衆需要怎樣的喜劇?

先回答一個問題,觀衆需要從喜劇中得到什么?

從當下這個節點來說,觀衆的需求其實很明確,首先能解壓地笑出來,其次也需要對一些話題的共情和討論。

但笑出來不易,能共情更難。

在2006年的《武林外傳》打造收視奇跡之後,嶄露頭角的喜劇就只有爭議纏身的《愛情公寓》。而這兩部在喜劇領域留下印記的長劇,表現出類型內容流變過程的中間態。

一方面,其內容已經與互聯網深度關聯,前者的編劇是號稱早期網文“三駕馬車”之一的寧財神,而後者更是各種互聯網梗的綜合體;另一方面,此前以“把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的喜劇創作,开始進入無釐頭的後現代敘事。

這種變化其實讓喜劇創作越來越難。

從前者來說,“網感”喜劇的競爭者不再只有劇集,在網絡梗、相聲、脫口秀、sketch、搞笑短視頻等喜劇門類及海量創作者的包圍下,讓劇集依然能釋放具有驚喜感的內容,是一件門檻極高的事情。

而後者則意味着,如今的喜劇很難拿出被大聲叫好的內容力度;但喜劇這一類型,又注定與生活和現狀緊密相連。

以口碑不錯的《破事精英》爲例,第二季豆瓣評分8.6,站內熱度最高6602。圍繞裁員、削減开支、辦公室戀情等內容展开討論,更像是話題集中的網絡留言帖,不但同類的梗大家司空見慣,而且聚焦職場生活,該劇的討論有話題、情緒,卻沒辦法給打工人找答案。

由此或許可以理解,爲什么古裝喜劇反而連續出現爆款。

一來,離觀衆的真實生活遠一點,卻可以離現實問題近一點,《鵲刀門傳奇》把娛樂圈、詐騙等問題放在古代邏輯下,就是妥妥的新鮮感;《我有一個朋友》在武俠世界裏,可以大膽講講人性;而《蘭閨喜事》把婚戀問題放在古代,也脫離了同質化陷阱。

二來,這些劇本質量獲得認可,就在於更能發揮長視頻的優勢,以更完整的故事,把其他內容不具備的喜劇結構和人物形象做好。

這背後,顯然能看到長視頻內容升級帶來的影響。而未來一年,類似的“喜劇+”嘗試還將繼續。

無論是德雲社的《萬春逗笑社》、开心麻花《請和搞笑的我談戀愛》或者《鵲刀門傳奇2》,還是更多喜劇人們帶來的《喜卷長安城》《多大點事兒》《一年一度喜樂會》等內容,都將在未來一年持續亮相。

已經讓行業看到潛力的喜劇,能否有望衝破類型天花板,要靠未來這些內容的品質說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