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破曉》越播越勇,多线敘事,有故事有思考,不負七年期待

11月21日,電視劇《白夜破曉》更新至第7集。經過兩日播出,該劇已經有兩個完整案情放出。我的整體追劇感覺是,這部電視劇越播越勇,多线條敘事,有故事性,同時也有哲學、倫理學和人性層面上的多角度思考。這部電視劇,對得起觀衆們七年的期待。老編我爲它开了一個SVIP,每天多追一集,我覺得值。

我想基於目前已經追完的7集劇情,聊一聊,我爲什么覺得爲優質劇开一個SVIP值。故事性,當然是這部電視劇最重要的特點之一。《白夜破曉》目前的兩個案情,基本上都保持了3集左右時長把真兇抓獲的節奏。這個敘事節奏,在犯罪刑偵劇當中,屬於剛剛好的——能夠很好地實現鋪平墊絮,同時,實現追兇過程當中的多次反轉,最終,接近真相,找出真兇。

如果說《白夜破曉》首個案情,還是雙线敘事當中的“兄弟雙關”的話(這一點,稍後聊),那第二個案情,簡直是講故事的犯罪刑偵劇當中的一出耀眼戲碼。在這個案情當中,至少是三條敘事线在齊頭並進。第一條线,男主兄弟及其背後反派的敘事线。第二條线,拐賣兒童线。第三條线,虐待小動物线。

這三條线,在第二個案情當中緊密交織,形成了有效的交集關系。最終,拐賣兒童线和虐待小動物线實現故事總攻時刻的並线,真相被找出,真兇被繩之以法。這個故事,單獨拿出來做一部電影,都是過關的。可以說,《白夜破曉》就是用做犯罪電影的手法來做電視劇。觀衆們看得欲罷不能,是有原因的。

展开全文

感興趣的劇迷可以注意一下,《白夜破曉》的第二個案情,就是按照120分鐘電影時長的敘事節奏來講故事的。這個節奏,可以大略劃分一下,前40分鐘,在鋪墊案情,並且找蛛絲馬跡。接下來的40分鐘,則开始找出“局部真兇”,實現刑偵過程當中的階段性勝利。海邊漁船的戲份,十分精彩,反轉給力,具備信服力。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最後的40分鐘,則是故事總攻,最後一個孩子找不到,怎么辦?劇作去對最後的困難進行突圍衝鋒。網絡大數據在這個環節當中被運用,真兇最終被鎖定。這出戲,不看,確實是遺憾。老編我也是看到最後這出戲的時候,拍案的——SVIP訂得值了。

一部電視劇,基本上3集前後講一個案情,按照院线大片的敘事節奏來講故事,當然好看。但是,一部犯罪刑偵題材的電視劇,只講高潮迭起、反轉不斷的故事,還遠遠不夠。真正優秀的犯罪刑偵劇,需要在犯罪刑偵故事之外,有這個故事本身引發的哲學、社會學層面上的思考才行。思考的力度越深,劇作的價值越大。

《白夜破曉》目前播出的7集兩個案情,每一個,都有非常深刻的思考力度。我前邊講到了“兄弟雙關”。爲什么這個案情被放在《白夜破曉》的第一個呢?因爲這個案情本身,和雙男主的兄弟情形成了互文關系,通過這個案情,雙男主之間不僅達成和解,而且實現了更緊密的兄弟情。

第一個案情當中,兩兄弟之間的“親情倫理關系”,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在這個案情當中,遇害的那位女性,成爲兄弟情當中的變量。這個變量,恰好審問了“親情倫理”。《白夜破曉》只負責把這個故事講述出來,接下來的追問過程及其結果,則需要不同的觀衆給出不同的答案。電視劇在自身故事之外,形成了一個哲學思考的存在空間。這是非常有價值的。我們經常說某部電視劇燒腦,其實,燒腦的不僅僅是多线條敘事的劇情,更是劇情之後,形成的那些思考內容。

再比如說,第二個案情,也非常具備社會啓迪價值。這個案情敘事結束之後,留給觀衆們的思考空間則是——我們爲什么要反對虐待小動物,因爲虐待真的會形成暴力升級,最終滋生具備更大社會危害性的違法犯罪活動。這個案情最終完成敘事之後,對部分觀衆肯定會產生醍醐灌頂的作用。老編我,就被這個案情猛然一擊,它擊打在了我的人性思考與哲學社會學思考的那部分腦力空間上。

這個案情故事講述完畢之後,我最率先產生觸動的思考內容是,人爲什么要向善。虐待小動物,看似只是一場小惡,然而,在虐待的過程當中,當事者享受的那種變態式的快感,最終會泯滅掉他的良善,而這些良善,則是阻止他持續作惡的剎車片,持續磨損這個剎車片,最終一定會造成人性的失控,釀成災禍。

犯罪刑偵題材的電視劇,雖然講的是挑战人性的犯罪故事,但是,最終隨着真相與正義地到來,罪惡地被審判,它觸動與培養的,還是人性當中最善良的那一面。優秀的影視文學作品,都是帶着讀者觀衆一起向善的。也是基於此,我認爲這部《白夜破曉》不負期待。(文/馬慶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