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真主黨是恐怖組織嗎?由伊朗一手扶植?一文看懂真主黨起源

以色列和真主黨(Hezbollah)的衝突越演越烈,幾將全中東都拖入戰火之中。有些西方媒體會用「恐怖組織」來稱呼真主黨,或者說真主黨全是由伊朗一手扶植。但這樣的標籤太過簡化,完全無法反映真主黨這個起源於黎巴嫩特殊的宗派政治體制,再加上宗教分裂和地緣政治衝突所催生的產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黎巴嫩特殊的宗派政治體系

黎巴嫩位於中東戰略要地,自古以來就是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衝突的前線,國內民眾有基督教也有穆斯林,同宗教底下又分為不同教派,首都貝魯特曾被譽為「中東瑞士」、「東方巴黎」旨在讚其文化多元薈萃,但也因為各宗派自立山頭,導致現代黎巴嫩發展出特殊的宗派政治體系。

1943年現代黎巴嫩獨立後,建立了一個基於宗教派系比例分配權力的協商政治體系,各宗派按信奉人口比例獲得國會席次,總統由馬龍派基督徒擔任,總理由遜尼派穆斯林擔任,國會議長由什葉派穆斯林擔任。

▲黎巴嫩位於中東戰略要地,自古是宗教多元國家,清真寺與馬龍派基督教的教堂比鄰而居。(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這體系最初的原意是避免各宗派彼此間惡性衝突,但結果卻適得其反,各宗派在政府間彼此掣肘,導致政府施政困難。且穆斯林與基督徒的價值觀難以調和,隨著黎巴嫩國內穆斯林人口越來越多,最終爆發內戰。

而真主黨就是在1982年、於處於內戰中的黎巴嫩誕生。黎巴嫩南部居民大多是什葉派穆斯林,在此地誕生的真主黨也成為什葉派穆斯林社群的代表,開辦學校和醫院,發揮類似政府的職能,提供什葉派穆斯林廣泛的社會服務。

而在黎巴嫩內戰結束後,真主黨也隨著各宗派簽署《塔伊夫協議》(Taif Agreement),正式成為黎巴嫩的政治黨派之一,進軍國會議員選舉,並在1992年內戰後的首次國會大選,於128席當中斬獲12個議員席次。

由於真主黨的什葉派意識形態,也讓真主黨與奉什葉派為尊的伊朗關係密切,成為伊朗「抵抗軸心」的重要成員。

真主黨的高度軍事化正是以色列一手催生

什葉派穆斯林大多居住在黎巴嫩南部,生活較為貧困,且什葉派穆斯林人口的增長比基督徒快,讓他們在黎巴嫩國內人口佔比逐漸提高,進而要求更多的政治和社會權利,為真主黨的崛起奠定了基礎。但是,真主黨並非一般政黨,而是一個高度軍事化的組織,且在內戰結束後,《塔伊夫協議》特允真主黨維持武裝力量,這都是拜以色列所賜。

黎巴嫩內戰時,以色列出兵佔領黎巴嫩南部試圖打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但軍事行動也對當地的黎巴嫩民眾帶來巨大影響,什葉派穆斯林尋求自我保護,真主黨成立後隨即以逐出以軍為使命,在伊朗的援助下獲得大量裝備以及軍事訓練資源,最終成功迫使以色列軍隊退出黎巴嫩南部。由於真主黨守土有功,因此《塔伊夫協議》允許真主黨無須解除武裝,而是繼續對抗以色列對黎巴嫩南部的佔領。

▲真主黨的高度軍事化正是以色列一手催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真主黨之所以成為一個集宗教、軍事、政治為一體的特殊組織,除了黎巴嫩宗派政治體系的傳統,也與以色列在黎巴嫩內戰時出兵黎巴嫩南部有關。以色列雖是為了追擊巴勒斯坦武裝分子,但以色列確實也有在黎巴嫩南部劃設「緩衝區」的企圖,這無異於要黎巴嫩放棄部分領土,是大多數黎巴嫩人無法接受的,因此非什葉派穆斯林的黎巴嫩民眾,就算不認同真主黨,往往也會認同真主黨對抗以色列的使命。

但是當然了,隨著近期以色列與真主黨衝突加劇,貝魯特不斷遭到轟炸,也有越來越多黎巴嫩民眾不滿真主黨,批評真主黨把全國都拖入戰爭,且真主黨近年內部的一些腐敗行為,也讓真主黨逐漸失去人心。不過無論如何,真主黨絕非只是一支伊朗扶植的民兵,更是黎巴嫩國內的合法政黨,受到大多數黎巴嫩什葉派穆斯林民眾的支持。

關鍵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