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品牌還有活路嗎?丨酒眼·銳評

文丨滇池酒俠

需求不振、動銷不暢、庫存高壓、價格倒掛、酒廠倒閉、酒商逃離……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國酒業的基本面實際上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在這種變化下,我們看到了T2(茅台、五糧液)+M7(洋河、汾酒、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習酒、古井貢酒)的迅速壯大,正在全面壓縮廣大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那么,如此形勢下,區域品牌還有活路嗎?

我們姑且先把問題擱在這裏。

即便是在全國名酒和區域龍頭的高壓下,我們仍然看到一批區域品牌出現了增長。和君酒水事業部向《酒眼觀酒》透露,其調研的“山河四省+兩湖”6省25家規上企業近2-3年增長數據,25家企業平均增長約30%以上,北方“三河四省”酒企增長,普遍高於南方“兩湖”酒企。

其中,增長超30%的有10家,佔樣本比例40%(叢台、沙城老窖、仰韶、寶豐、杜康、皇溝、蔡洪坊、豫坡、雲門、稻花香);

增長20%-30%的有4家,佔樣本比例16%(山莊老酒、宋河糧液、晉泉高粱白、武陵);

增長10%-20%的有8家,佔樣本比例32%(板城燒鍋、十裏香、古貝春、趵突泉、泰山、汾陽王、湘窖、湘泉);

增長個位數的有3家,佔比12%(白雲邊、黃鶴樓、景芝)。

當然,這25家企業,只是“山河四省+兩湖”6省酒企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這個群體有三個共同特徵:其一,都是區域品牌(仰韶、白雲邊除外);其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三,都有不錯的主銷產品。

可見,這些品牌的增長也不是偶然的,都是有一定底蕴的品牌。而且,其中還不乏宋河、寶豐、黃鶴樓、武陵這樣的名酒品牌。以上這些品牌,在區域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在消費者中也有很高的認可度,出現增長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展开全文

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區域品牌深度扎根根據地消費者,獲得本土消費者的認同,這是其生存、發展的根本。《酒眼觀酒》認爲,本土消費者的認同只是基礎,如果區域品牌想要在當前高壓的行業和市場環境中尋求發展,至少還需要修煉三項能力:

其一,要鍛造“硬實力”。何爲硬實力,即產品力,沒有好的產品,一切都是白搭。縱觀白酒行業發展,產品力才是核心競爭力,無論四大名酒、八大名酒,還是十三大名酒、十七大名酒,首先便是從品質端評選出來的。

區域品牌更要做好自己的產品,這是基礎、是底氣,更是距離你最近的消費者選擇的第一要素。T2、M7都是這樣過來的,都是消費者喝出來的。

其二,要塑造“榮譽感”。爲什么要塑造榮譽感,塑造誰的榮譽感?區域品牌的消費者,都是酒廠身邊的人,都是本區域內的第一目標人群。區域酒企做品牌,第一步就應該讓自己的產品“特產化”,讓本土的消費者以消費你的產品爲榮,讓他們宴請親朋好友或外地客商用你們的酒爲榮。

目前,許多區域品牌和中小酒企遠沒達到使自己的產品“特產化”,本土的消費者也並不以消費他們的產品爲榮。沒有消費基礎,沒有築牢區域內的消費基本盤,是區域品牌最大的問題。如果解決不了,區域品牌很難有未來可言!

其三,要彰顯“品價比”。突出品價比,已經是區域品牌建設的高級階段了。這裏的“品”,有兩層含義,一是產品,即成熟、優質的產品;二是品牌,在周邊、至少在本區域要有一定的影響力。

實際上,第三點的品價比,是建立前兩點基礎之上的,是區域品牌的一種階梯性的建設過程。目前,許多區域酒企仍然在高舉自己性價比的牌子,以最原始、最低級的低價競爭爲主要競爭手段,這樣的區域品牌只有“被卷死”一條路。

此外,也要打造“感情牌”。白酒战略專家、觀峰智業集團首席战略顧問楊永華就曾指出,地產酒要生產、要發展,可以通過親民的產品精神價值訴求強化“平民的快樂”,從而逐步獲取消費的基礎盤。

相比而言,地產酒的“口糧酒”更能夠激發目標消費群的樂觀和自嘲,更容易讓喝酒變得更輕松,更能體現白酒“制造快樂”的產品精神價值本質。

所以,現在來回答我們此前所提出的那個問題:區域品牌和地產酒們還有回路嗎?答案是:有的。但是,白酒跟啤酒一樣,大多數區域品牌都是會被淘汰的,剩下來的都是哪些有門道、會來事,有獨特價值和運營能力的品牌。前文所述的25個品牌,大多數皆在此列。

區域品牌有沒有未來,實際上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這些區域品牌的所有者如何去選擇?選擇繼續堅持、優化、提升,衝破重重阻礙,去獲得業界的尊重和消費者的選擇;還是選擇被兼並重組,選擇破產倒閉……對於區域品牌而言,未來的方向很重要。

要不再拼一把吧,行業的大浪淘沙,被衝走的一定是那些意志不堅定者,留下來的一定是閃閃發亮的品牌。未來3—5年,可能是決定性的,闖過這一關,我們再與全國品牌們一決雌雄。

聲明:

《酒眼觀酒》所有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酒眼觀酒》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