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漏網之魚」環部:下一波早餐店、傳統市場 明年將預告草案

儘管環境部從2002年就開始實施限塑政策,但塑膠袋限用情況卻不如預期,尤其是大量使用塑膠袋的早餐店、傳統市場等,目前尚未納入規範範圍。對此,環境部長薛富盛今(17)日表示,已經在討論規劃。循環署長賴瑩瑩補充,明年預告擴大購物用塑膠袋對象及分階段期程草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薛富盛今日赴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就「限塑政策執行成效,及家戶與一般事業廢棄物減量之檢討與策進作為」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立委林淑芬質疑限塑成果,並指出,根據經濟部統計,2011年國內塑膠袋生產量19.3萬公噸、內銷量14.2萬公噸,到了2021年生產量竟攀升到31.6萬公噸、內銷量20萬公噸,塑膠用品使用量不減反增。國民黨立委邱鎮軍表示,公有市場減塑是重點,但推動過程希望不要造成民眾或業者太大反彈。

針對限塑成效,薛富盛表示,2002年推動限塑政策,2017年擴大管制,目前管制14類對象,而塑膠減量也從2002年的200億個減少到2022年100億個,減量率約50%。

同時,薛富盛也提到,攤販與夜市某種程度上塑膠袋使用量比較高,是漏網之魚。未來購物用塑膠袋也會採以價制量,只要有開發票就會列入限塑範圍。早餐店、傳統市場也會列在下一波限塑對象。去年有補助各縣市推動42個減塑市場,每月每處可以減少10%塑膠袋,今年會持續辦理擴大。

賴瑩瑩也在會後受訪表示,全國塑膠公約將在下週及年底舉辦最後2次研商會議,環境部也在討論、規劃擴大購物用塑膠袋對象及分階段期程草案,預估明年預告,內容也將參考全國塑膠公約會議討論結論。

此外,隨袋徵收部分,目前在基隆、台中、連江辦理先期規劃,彰化試辦4大超商、5個工業區,桃園龜山4個裏,雙北、台中石港、台南柳營、苗慄銅鑼等9個工業區已開始施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