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記福,男,生於1972年,重慶雲陽人,清華大學EMBA,國家一級品酒師、國家一級釀酒師、國家一級酒體設計師、國家一級食品檢驗員、記福食品研究院院長、鄒旺酒業集團董事長。
他“嗜”酒。
但與尋常嗜酒之人,決計是不同的。
他人嗜酒,或酩酊一宿尋一個醉後的風流,或氣氛熱烈追一場放松心情,或淺嘗輒止品一點人情世故。他,卻是一天裏有大半的時間,都是泡在“酒”裏的。他與酒,有許多故事,有許多默契——作爲一名國家級酒體設計師(調酒師),讓每一個酒分子的香味溢滿人間,寄托了他情愈深,酒愈香的初心執念。
“無論是寫詩作文,做原創音樂,還是曾經做過的記者、工人,我對每一份工作都秉承業精於勤的理念。”鄒記福說,“我輾轉多地,對每一份事業都希望能做到最好,始終保持着一份‘更上一層樓’的野望。”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在貴州仁懷的初冬裏,鄒記福每天都會到自己廠裏的生產車間勞作一段時間,親自釀酒、品酒。車間裏彌漫着酒分子的味道,悄無聲息的浸潤到毛孔中,讓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被酒香安撫的沉睡過去。
釀一壇好酒是個極漫長的過程,工序繁雜不說,且步步都要做到錙銖必較的地步。
而他什么都懂,從制曲到蒸糧,從適溫入窖到量質摘酒,無一不與記者說得頭頭是道。畢竟,他與酒已是幾十年的舊友了,他們濃烈的情感,大抵就是在這般漫長歲月中,緩緩升騰發酵的。
“自己釀的酒,品了,覺得好,那心情絕對是暢快的,那種感覺就像自家辛苦養大的孩子,成了才!”他嘿嘿笑起來,臉上是讓人輕易就能捕捉到的滿足。原來,人與物,亦可以有這般血濃於水的情感。
2000年,鄒記福來到貴州仁懷,專心在醬香酒產業上發展,下決心要釀造出最好的酒。
“從多年前开始,我對醬香酒就情有獨鐘。”鄒記福說,“學做酒,最好的老師就是茅台。”於是,在中國酒都,多了一個到各個酒廠打工、到各酒企品酒參觀、到圖書館查資料、到各地購买不同白酒回家不斷品嘗的“苦行僧”。
經過刻苦的學習和實踐,鄒記福從一個愛酒之人華麗蛻變,成長爲一名國家一級釀酒師、國家一級品酒師、國家一級酒體設計師(調酒師),也成了名副其實的行業專家。2015年,他創辦了鄒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旗下有“鄒記福”“鄒六福”“友鄰福”“鄒大福”和“同緣夢”等品牌美酒,以“中國第一酒鎮”茅台鎮本地優質糯高粱、小麥、茅台河水爲原料,配以天然優質地下泉水,嚴格按照茅台鎮醬香型白酒傳統工藝精心釀制,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醇厚綿甜,余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醬香風格典型”的特色。
鄒記福說,每一款酒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如何取長補短,實現不同味感的最優表現,考驗着調酒師,爲了尋找最佳的綿柔香醇配比,這個過程一般需要耗時數月乃至多年,每天經過成千上萬次的嘗評優選和不斷的推倒重來,最終才能形成最佳的組合方案。
“調酒是釀酒中必不可少的,它如一首詩的詩眼,起畫龍點睛之用。通過調味可以讓我們的酒體靈活和鮮動起來,仿佛給酒增加了生命。”鄒記福表示,爲了抓住酒體之間細微的區別,在調酒的同時,他每天需在幾十上百種酒中反復嘗評,“察顏、觀色、聞香、識味、”對每一縷香味,每一絲口感近乎苟刻的極致追求,每個品酒師自身就是個“超級數據庫”,日復一日的品評使鄒記福能快速捕捉到常人無法感知的細微差別。
在傳承古法匠心工藝的同時,鄒記福和他的特聘專家工匠團隊創新醬酒盤勾技巧,以數百上千次勾調尋味,打造出獨特出衆口感的美酒,來滿足不同消費者“交貴人、待貴客、慶貴事”的高標准用酒需求。 正是這份持之以恆的堅守,他釀造的基酒、鄒旺系列品牌酒等品質上佳,近年來在市場上好評不斷,深受歡迎。
以臻品好酒,敬人生貴人,大抵如是。
美酒河畔,圓滿一個輪回
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 李珣《漁歌子·荻花秋》
對出生於重慶雲陽縣的鄒記福來說,從巴山蜀水到美酒河畔,他圓滿了一個輪回。
“從很小的時候,爺爺和父親就用筷子沾上一點酒讓我品嘗。”鄒記福常常回想起嗜酒如命的父親,那時他不懂得酒香,不懂得艱難歲月中,那一盞烈酒,是撫慰心靈的神物。
在從事酒業之前,鄒記福做過工人、記者,報社主編、報社副總編輯等工作,並在文學方面擁有了不低的造詣:僅僅是正式出版的文集詩集就有《一個中國公民的新生》《真愛無悔》《父親》……不到40歲的他,已經是多家文學刊物的常青樹,是多家報社的副刊的主筆,其中,最有名的詩歌《父親》已經成爲文學界近20年間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之一。
“李白鬥酒詩百篇。文與酒,素來都有說不完的故事。我最开始的文學之路,一直伴隨着美酒給我的靈感和慰藉。”鄒記福說。
以酒爲伴,鄒記福筆耕不輟,成爲有名的當代詩人、原創音樂人,發表詩詞、散文等文學作品達到3000余首(篇),創作了目前在KTV裏可供傳唱的歌曲上千首……
進入新世紀後的中國,在風起雲湧的經濟大潮衝擊下,文而優則商,鄒記福开始了產業和從商路上的摸爬滾打。
他是第一批互聯網弄潮兒,在筆記本電腦領域創建了“七橋”品牌;他是服裝行業老板,在內衣領域的“美體內衣”探索……
“從小對美酒的一往情深,是我最終帶着積蓄來到仁懷的原因。我知道這很苦,也交了很多‘學費’。”鄒記福說,他至今都還記得,剛开始釀酒,他需要時時刻刻關注着曲房的溫度,也會爲酒窖的陶壇細細拭去塵土。他有了一雙匠人的手,更有了一顆匠人的心。釀酒於他而言,不僅僅是造出好酒餮賓客的商業生存本能,而是不可分離的情誼。他們並肩相伴,夜夜攜手,一同在酒窖裏,積澱出歲月的沉香。
“喜歡釀酒,喜歡鑽研怎么把酒釀好”的老鄒,是一個技術控。家裏擺滿了釀酒相關的書籍,這很正常;果酒、糧食酒、小曲酒應有盡有,都是他最寶貝的東西……就連每次陪家人外出逛超市的難得機會,他都要在賣酒的貨架前細細研究一番,看看市面上又出了哪些新品種。
於是,鄒旺系列美酒脫穎而出。
“在我們原材料收購的時候,質量是一定要把關好的,只有做好這一步,才會有後面的工藝得以繼續進行,打好基礎後,就要經過咱們嚴格12987工藝,也就是1年的生產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的流程,隨後出來的基酒還需要進行大盤勾,進行存放,出酒之前還需要進行精勾調。釀酒是一種良心活,哪個環節做的不到位,品質就達不到預期目標。我們出來的每一款酒,都是完全把大盤勾比例做到公开透明的,目的就是讓消費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鄒記福說。
從懷揣一張信用卡闖蕩深圳,到攜帶千萬投資進軍茅台鎮,他用了6年時間。6年間,他一路走來,有坎坷、有陷阱,但每一步都走得轟轟烈烈,最終立足於白酒聖地——貴州仁懷,仁懷茅台。
飲馬千山處,情愈深,酒愈香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問劉十九》
白駒過隙,歲月不羈,鄒記福十年磨劍,最終駐足於群山啁啁的貴州,在仁懷創立了自己的“鄒記福”醬香酒品牌。經過歲月的沉澱,醬香型的酒更加濃鬱;歷經生活的磨礪,巴山深處走出來的漢子魅力四射。他是詩人、作家、原創音樂人、國家一級品酒師、國家一級釀酒師、國家一級酒體設計師,鄒旺股份創始人……迄今爲止,他的每一份工作都幹到了行業領先,每一次身份轉換都風生水起。在親友眼中,他早就是成功人士,但他從不懈怠、永不停息,無論身處何地、扮演怎樣的角色,他都會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貴州天氣溼潤,早晚溫差大,極利於各種微生物的繁衍和演化。這也成就了以茅台爲代表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醬香酒。”鄒記福說,“喝過醬香不看酒,貴州是世界醬香型白酒的發源地和主產區,貴州酒已成爲享譽世界的一張‘飄香名片’,白酒產業也是貴州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地位的特色優勢產業。我們希望也能在其中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古老的技藝在現代化工業背景下得到持續的改造和升級,新鮮的血液不斷湧入這個行業,不變的是貴州‘酒匠’對品質始終如一的堅守。在我看來,酒,不僅僅歷久才彌香,也因爲釀酒匠們手中的溫度,以及那顆對酒‘精雕細琢’的心。酒香,傳遞的是他們最熾熱的情懷。”鄒記福說,他格外注意研究醬香型酒的發展歷史,從原材料、制酒工藝、設備等方面入手,查數據、檔案資料,在理論知識和實踐行動上齊頭並進,互相印證。情愈深,酒愈香,他因愛酒而步入酒產業,也希望做出好酒,傳承好中國的醬酒文化。
憑借着優秀的品質,鄒旺系列酒迅速獲得了消費者信任和好評,實現了“一年掛牌”“兩年融資”“三年蝶變”的商業奇跡。
鄒記福在酒廠裏,他着了素色的工作服,拿了翻晾高粱的鐵鏟,細煙嫋嫋,光影朦朧中,樸實清爽的皮膚,如同度上一層油亮的銅澤。一顰一笑間,皆透着一股憨厚,莫名有種叫人心安的力量。
“我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人,也是一個‘不安分’的人,更是一個不斷追求新的‘野望’的人。”鄒記福說,“輾轉了不少地方,也做過很多行業,我希望在每一個從事的工作中,不斷挑战自我。也希望我做的每一份酒,能讓喝過的人都豎起大拇指。”
體驗過繁華,忍受過落寞;攀登過巔峰,也曾跌落過低谷。年近半百的鄒記福如今有着衆多的身份與頭銜:企業創始人,宗親會會長,商會會長,慈善會長,作協副主席……鄒記福說,如今最快樂的事,就是在茅台鎮的釀酒基地呆着。“這裏有青山綠水,也有酒香四溢,還有時不時從各地來訪的新朋老友。”
正如他在自己的原創音樂《酒相逢》中的詞:你和我相依,我和你相守。滿天落花音容笑,醉了明月多少秋。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鎮華/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