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爸爸——艾粑粑,柳州人喜愛的綠色食品,祛溼暖胃的食療小喫

長年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整日價奔波於高樓大廈之間,往往不覺時令轉移,因此常常賞花誤卻花期,每每產生“春來不覺去方知”之嘆。自從退休遷居廣西柳州,田園牧歌式的民居生活環境,大龍潭風景區的幽靜,使都市的喧鬧一掃而空。冬日,晨練完畢,在尚自枯黃的山坡草地漫步,走着、走着,雙腳竟被遠處的一叢嫩綠牽住,進入山背陰涼處片翠綠如茵的圖畫中,俯身細看,哦!這山背漫野綠色,竟是首先掙脫冬日禁錮的艾葉,它第一個鑽出地面,向人們報春來了。

艾,有人叫它地菜,草本植物是很不起眼的一種小植物,它很嫩,經不起人畜的踐踏,但它像一群天真活潑的小姑娘、頑強地扭着腰肢,倒下去後又從地裏冒出,並且,一個拉牽着一個,向坡下漫去,向水邊漫去,向農舍的屋檐下漫去,一直把早春的大地鋪成一片翠綠,引來蜂飛蝶舞。每逢到了這個時刻,農舍裏的大嫂、阿婆、小孩便都忙开了,她們提筐攜籃,喜笑顏开,來到生長最茂密的艾地,採摘最鮮嫩的艾葉,盈筐滿籃後拿回家去。於是,餐桌上便有了誘人的清香。這是大自然的賜予,春天裏艾姑娘的奉獻,韻味自與人工培種的蔬菜不同。還有大量食用不了的艾葉怎么處理?別忙,阿婆在年輕的時候,就從她祖母那裏學會了從艾葉裏如何產生經濟效益,養家糊口。

當艾姑娘還在地下剛想露頭時,阿婆就拎着口袋上集市選購優質糯米了。回家秤好黏米搭配好比例,泡在水裏然後磨漿,濾幹水放着。幾番微風細雨過後,艾姑娘亭亭玉立,那採艾人便帶着春天的喜悅不約而同到來,將採得的艾葉用水煮熟,再放入冷水中稍事漂洗後,撈出,剁碎,揉爛,與以糯米粉爲主酌加黏米粉攪拌均勻,再用黃糖和炒香的芝麻做芯,做成杯口大約二兩重的圓餅。餅蒸熟後,面上薄施香油,一則味香,二則避免餅與餅之間互相粘連,這就是色澤青幽、韌中帶脆、甜而不膩、清香可口的艾粑粑了。

展开全文

艾粑粑是備受柳州人喜愛的綠色食品,因它別具山野風味,且是祛溼暖胃的食療小喫,老少皆宜,故面柳州人總是代代相傳,做法也是保持傳統不變。當時令乍暖還寒,當人們仍沉迷在冬日的夢境中時,市面上第一個出現的綠色小食品便是艾粑粑。於是,忙兮兮穿梭於高樓大廈中的城裏人,便會驚喜地從賣艾粑粑的小攤上意識到:“春天來了!”

於是,兒童們這時也就會纏着大人叫喊:“爸爸!給我买兩個粑粑吧!”更爲有趣的是,退休前,我曾與位共過患難的朋友約好,每年,一定去京城探望他一次。退休後有了自己支配時間的自由,每次去,我少不了帶點糕點之類,不外是中秋帶月餅,端午帶枕頭大肉糉。見面時他總少不了要埋怨加客氣地推讓,“以後一定空手來,否則,請站在門外!”可是近年,這老兄態度變了,主動打電話來要收見面禮,禮單定得很特別,專要柳州人做的艾粑粑。說是在大都市晚年香辣油膩的東西喫煩了,只想年輕時在柳州常喫的艾粑粑,因爲這玩意北方見不到。並坦白相告,想喫它食療是托詞,嘴饞是真。

說實話,這位老友的禮單使我爲難了好一陣子,因爲艾粑粑上市有很強的季節性。早春一過,艾粑粑就在市上匿跡,這就鎖定了我必須得在早春去探望他,以便將艾粑粑送進他的饞嘴。記得第一次我將艾粑粑送來時,他欣喜得哈哈大笑,剛坐下,便旁若無人地拿起一個艾粑粑大嚼,因一口咬得太多,竟把糖芯咬出水來迸射在鼻頭上,還連說:“這艾粑粑真好!真好!”他的小孫女在一旁莫名其妙,傻愣愣地望着我這遠方來客嘀咕:“爸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