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沈怡昕/藝術與商業的完美融合:捷克卡羅威瓦利影展

捷克卡羅威瓦利影展(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KVIFF),是世界前七大國際影展,舉辦於捷克首都布拉格外一百多公裏,溫泉小鎮卡羅維瓦利(Karlovy Vary)舉辦。冷戰時期至今,已有五十八年歷史的卡羅威瓦利影展,以其選映國際首映長片「國際長片競賽」聞名,多年來持續挖掘來自世界的新銳,2024年台灣與新加坡兩國合製《刺心切骨》在KVIFF的國際競賽單元中奪得最佳導演獎;大師肯洛區(Ken Loach)的首部長片《鷹與男孩》,尚皮耶居內(Jean-Pierre Jeunet)《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就是曾在這裡拿下水晶球大獎,並開啟他們往後的大師生涯。
 
2024年夏天,筆者與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文化內容策進院、中央社等機構代表,一同在「捷克中心臺北」(Czech Center Taipei)協助與支持下,參與今年卡羅威瓦利影展盛會,見證當今捷克政府在文化與藝術領域的支持。筆者將以本文探索捷克卡羅威瓦利在平衡商業與藝術性的各種策略細節,給同樣是在民主路上奮力前行的台灣作為鑒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卡羅威瓦利國際影展主展場外,參與競賽的各國旗海飄揚。(圖/KVIFF)
其中,今年台灣電影在卡羅威瓦利影展的亮點《刺心切骨》於「正式競賽」世界首映,由新加坡籍導演劉慧伶,於台灣拍攝。本片以台灣少見的西洋劍運動為題材,描繪一個連續殺人犯與其兄弟的複雜關係,是特別的犯罪/家庭電影,由曹佑寧、劉修甫、丁寧主演。負責投資本片的文化內容策進院更於影展市場論壇介紹我國「國際合作投資專案計畫」(TICP);而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則是與影展策展方交流各自的組織理念與策展方向,參訪布拉格電影中心,更藉機推薦中心修復的修復影片給影展方。

多年來,卡羅威瓦利影展以匯聚各方資源見長,影展由捷克文化部補助、銀行或企業贊助維持。今年的贊助商更包括今年贊助巴黎奧運的VISA、匈牙利能源公司Innogy、捷克電廠SEV.EN、彩券公司allwyn、電信商Vodafone等。每年在這個捷克首都布拉格西邊一百公裏的溫泉渡假小鎮舉辦,以小鎮一間內有千人影廳的飯店為中心,透過城市裡兩間五星級飯店、四間獨立戲院串連,以市場展飯店會場、電影院、街頭攤位、快閃夜店、線上市場放映等形式,撐起了長達十天影展,發生在暑假期間,影展能抓住度假的觀眾目光,放映場場爆滿、市場更能同時能匯聚美國獨立、北歐、西歐、南歐製作人才。

▲《刺心切骨》由新加坡新銳導演劉慧伶(中)執導,在台北、桃園和台中取景拍攝,由曹佑寧(左二)、劉修甫(右三)、丁寧主演。(圖/KVIFF)
卡羅威瓦利影展在選片上,無論是競賽或觀摩影片,都能兼顧捷克電影歷史與影史傳承,與東歐區域電影的發展,因此能喚起當地觀眾的熱情回應,本文稍後介紹選片方向。此外,今年上任三十週年的影展主席Jirí Bartoska恐怕是關鍵人物,影展透過知名的「世界影壇貢獻獎」,總能找來不輸柏林影展的好萊塢星光,如強尼戴普(Johnny Depp)、裘德洛(Jude Law)、班尼西歐戴托羅(Benicio Del Toro),為影展開幕、中間、閉幕,各自掀起一波波高潮。好萊塢巨星維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的首部導演長片《The Dead Don’t Hurt》更是今年的開幕片。

影展超強媒體公關團隊,絕對是這一切運作的關鍵,優雅前衛的主視覺設計,再加上善用短影音,結合影展自己平日的線上頻道(提供電視台與串流服務);除了要聯繫贊助商在影展週期間的各種活動,與首映活動的出席,影展更積極連結捷克當地電影產業人士、好萊塢場業人士與歐亞非各地電影人之間的肌瘤。不只是近年卡羅威瓦利影展開設「電影市場」而已,舉辦電影製作人的論壇、媒合會議,聯繫西歐與好萊塢製片網絡之外;影展公關團隊,更長年邀請資深歐洲影評、影人來訪,影展提供多種交流機會,包括映後Q&A、評審活動,或者是單純參展。例如,A24出品暑期「華麗恐怖」大片,Ti West《MaXXXine》的影展國際首映就在KVIFF,影展更請到了導演從LA一日來回快閃「映前介紹」本片。

▲美國導演提·威斯特(Ti West)新片《MaXXXine》的影展國際首映就在卡羅威瓦利。(圖/KVIFF)
由於地處渡假小鎮,KVIFF有著地處中歐中心的地理位置絕佳優勢,人才歐洲各地往返並不難,卡羅威瓦利本來就是鄰近城市柏林、維亞納、慕尼黑的度假選擇,這使卡羅威瓦利影展,成為影人心目中相當舒適,會相約定期碰面的影展,可說是東歐的特柳瀨得影展(Telluride),可以立足東歐,連結北歐、南歐,望向好萊塢。影展與好萊塢「綜藝報」深厚的關係,每年坎城影展都能看到影展優秀的主視覺廣告露出,影展期間透過巨星訪談與新聞亮點,帶出今年影展主打的新銳與得獎影片。

▲溫泉小鎮卡羅威瓦利是全歐洲最受歡迎的溫泉療養觀光勝地,當地甚至有「國王溫泉」的稱呼。(圖/KVIFF)
▲影展期間街道與商家門外隨處都看得到巨幅海報與活動主視覺卻又不顯突兀。(圖/KVIFF)
影展「搶片」競爭激烈 卡羅威瓦利如何選片?

筆者今年有幸參加「國際影評人費比西協會」和「Film New Europe」合作的場刊打分,觀賞影展「正式競賽」與「Proxima」兩個競賽的所有長片。「Proxima」是KVIFF近年創立,類似於坎城一種注目、柏林奇遇單元,拉拔紀錄、實驗、跨界長片的單元。每年新一人選的競賽片,包含被其他影展選走,因此只在卡羅威瓦利觀摩的片,展現了策展團隊每年在各地大影展、論壇、工作坊耕耘的成果。

愛爾蘭知名電影史學者、紀錄片導演馬克庫辛思(Mark Cousins),則以新片《A Sudden Glimpse to Deeper Things》奪得最佳影片,從今年的影展主席,《鋼琴師》奧斯卡影帝傑佛瑞洛許 (Geoffrey Rush)手中拿下水晶球獎。本片由蒂妲史允頓配音,以紀錄片形式論,蘇格蘭女藝術家Wilhelmina Barns-Graham被低估的職業生涯與被貶低,並試圖透過檔案資料和影像重新評價她的生命與生活。

▲愛爾蘭知名電影史學者、紀錄片導演馬克庫辛思(Mark Cousins)以新片《A Sudden Glimpse to Deeper Things》奪得最佳影片。(圖/KVIFF)
獲得最多會外獎的挪威電影《Loveable》,是挪威女導演Lilja Ingolfsdottir 的首部長片,本片宛若一個《世界上最爛的人》的續集,故事描述離婚中年單親媽媽,煞到夢中白馬王子,再婚後卻因為「相處問題」,瀕臨「被離婚」的心路歷程。片中心理諮商的療癒旅程,台詞句句到位,讓首映現場過半的女性觀眾集體淚崩,讓筆者頻頻聯想到濱口龍介電影《在車上》。

▲挪威女導演Lilja Ingolfsdottir (左一)。(圖/KVIFF)
筆者在「Proxima」單元則看到三部優異的長片。摩洛哥的小說家Abdellah Taïa新片《Cabo Negro》,以一個關於摩洛哥貴族度假勝天堂「Cabo Negro」為名,導演以一個沒有來到的美國「sugar daddy」,和因而被迫賣身付租金的男妓,透過這個同志故事,表達對殘存殖民傷痕的抗議,與表達根植於伊斯蘭教國家文化的男同志美學,而不是反對伊斯蘭文化。

移民美國的中國導演楊正帆的電影《局外人》則是一個八段式的故事,以旅館房間為框架,以疫情為分隔點,描繪當代中國社會從蓬勃發展下,「正要離開」、「已經離開」、「回不去的人」的心理狀態。八段故事宛若八種中國獨立電影的模板,數個段落一鏡到底,場面調度技術非凡,超級極限小劇組的精神也讓人想起去年金馬獎最佳影片《石門》。

最後,祕魯導演Paolo Tizón《Night Has Come》拍攝拉美最嚴格的軍人訓練中心,在軍閥問題嚴重的拉美,凝視軍人生活的庸常,讓人想起《Zone of Interest》的立意,在Tizón的鏡頭下,這些男人都像小孩一樣,這部片用或許保守也簡單的紀錄片策略去觀察,卻能折射出日益嚴重的童兵和傭兵日常的另一種心態養成過程。

卡羅威瓦利選片團隊由過半的女性成員組成,秉持著對反極右、新納粹、# MeToo、女性主義、環保題材、動物權的關懷,不只是為了平衡影展競賽的地理與性別代表性,卻是能大膽地將其他影展可能無法「放進競賽」的作品,選入競賽中。筆者認為,KVIFF過往「競賽單元」選片總有不少觸及罕為亞洲觀眾,甚至其他美國與西歐理解的東歐、南歐二十世紀歷史脈絡,在如今影展間「搶片」競爭激烈的時代,對比盧卡諾、鹿特丹,在藝術片的品味上,重視實驗性、藝術性,更接納大量與當代藝術圈的跨界嘗試,卡羅威瓦利得主競賽電影更重視敘事。

▲第58屆捷克卡羅威瓦利影展策展團隊。(圖/KVIFF)
KVIFF策展團隊的觀摩片單,每年除了從柏林、坎城、威尼斯等各大影展中挑選,更是匯聚了散佈全球影展的捷克與東歐電影,以捷克觀點精選出最具藝術性、最能反映當代電影趨勢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策展團隊的對經營影展觀眾體驗的用心,更反映出全球電影界對議題的高度關注。
 
策展人接棒柏林、日舞、坎城影展明確的立場表態,接棒選起一年來各國影展策展圈、影評圈的辯論最激烈的幾部片,例如,獲得日舞影展大獎的烏克蘭紀錄片《危脆之戰》(Porcelain War)、獲柏林最佳紀錄片的「以巴議題」紀錄片《你的國,我的家》(No Other Land)。透過這些片的放映,引發當替觀眾對時下全球政治議題的深入思考,從伊朗社會狀況、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烏俄戰爭、到歐洲極右保守勢力崛起對歐盟自由邊界的衝擊等。

卡羅威瓦利的選片會太生澀,團隊會擔心影展票房嗎?事實上,不會;他們可以做到讓生澀的電影在主要時段大廳場次都超高滿座率。其實,國際大型影展能否凝聚足夠的人氣的關鍵,往往是能否有幾個能塞滿千人大廳;卡羅威瓦利有其獨特觀影證機制,向大眾販售觀影證,包括沒有證件的觀眾,同時透過觀影證限制可訂票觀眾的單日看片數量、且確保不浪費訂票,同時開放「候補動線」給所有觀眾,不浪費坐不滿的場次,讓所有場次和觀眾的利益最大化,創造雙贏。

▲卡羅威瓦利影展的千人大廳往往每場座無虛席。(圖/KVIFF)
▲搶不到票的影迷在影展規劃下仍能於放映前排隊候補。(圖/KVIFF)
不同於坎城與柏林影展不限制專業人士證件訂票數,卡羅威瓦利「每日三張票」的做法,用意是提高這些首映場次的滿場率,也能確保真的想看電影的當地觀眾、業界人士、影評、藝術家能共同欣賞,而這往往是一個好電影口碑、好的影展體驗的起點。於是,觀眾能在每個人都不花費過多的時間、金錢的狀況下,在度假的輕鬆情緒中,珍惜影展團隊向觀眾推銷的電影。

團隊才敢於選擇有強烈切合時事的作品,開展將討論帶入影展體驗的野心,卻同時繼續照顧在地觀眾的觀影慾望。無論是對熟齡觀眾友善的捷克歷史、家庭題材,坎城柏林強片,或者是嘻哈、武打等午夜電影。

或許,這就是卡羅威瓦利影展的影展生存學,能給當今總是擺盪於商業與藝術天秤之間的影展與其他文化活動借鏡之處。從影展既有的地理與文化條件著手,在選片團隊堅定的反戰、反極右派、女性主義政治立場,到圖隊對娛樂產業風潮的與對在地觀眾口味的敏銳嗅覺,最後結合強而有力的公關與宣傳團隊,才能打造一個讓各界人士都愉快,兼具國際一流影展的競賽與產業活動,又有大眾影展特質的影展活動。


●作者:沈怡昕/影評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關鍵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