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公分曾祥鈞富邦勇士約滿決定轉戰日本職籃(B1第一級名古屋戰鷹),199公分謝宗融同樣選擇挑戰日本職籃(B3第三級金澤武士),今年夏天重回富邦勇士201公分林郅為也曾經去日本職籃打了一年(B2第二級福岡新銳)。
曾祥鈞26歲,謝宗融29歲,林郅為32歲,都是職籃生涯上升年紀或當打之年,但他們都因為在台灣職籃「缺少位置和舞台」,不是在八人輪換陣容邊緣就是進不了輪換,只能選擇去日本職籃闖一闖。曾祥鈞是在球隊主要輪換陣容邊緣,過去三年他在富邦上場時間並不多,進步有限。謝宗融根本不在主要輪換陣容,在富邦坐滿兩年板凳,幾乎沒有上場空間和發揮餘地。林郅為生涯從台銀、富邦轉戰日本職籃,回台再加入鋼鐵人,今年夏天重返富邦,職籃生涯最好定位就是球隊八人輪換之一,還稱不上不動主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去日本職籃就能打得到球、得到突破、球團教練都知道怎麼用好你?天曉得,但不去闖闖,就永遠沒有答案。
林郅為去了日本職籃B2球隊一年,打得不多,突破進化有限(對不起,我會用中華男籃國手標準去要求他)。
謝宗融去的是B3球隊,B3等級和競爭力或許他會有上場空間和固定角色,希望他能突破現況,打出讓人耳目一新氣象和實力,但更重要的是自我提升與自律要求。(我同樣會用中華男籃國手最高標準去要求他)
曾祥鈞上季打得更少,比上上季更沒有上場時間和定位,球團、教練都有問題。
曾祥鈞是可造之材,天選之人,但過去三年在富邦的進步和場上作為,還是明顯不足,曾祥鈞身上潛能、天賦大概只挖掘六成,還有四成沒有真正開發、訓練出來。球員自己更要負責,台灣球員普遍缺少自律,進了SBL或職籃,自我訓練時間比打學生籃球更少,自律不夠,自我要求不足,進步當然有限。
台灣職籃和籃球產業文化目前還沒有所謂「自律」,也就是球隊基本訓練之外的大量自我額外特訓,
我知道聽過的,洪志善有、林秉聖有,他們每天都會自己額外加練至少2-3小時,投籃、體能、基本功,不管室內室外河濱公園球場,自我要求和自律不夠,一直是台灣球員通病。除了球員自律和自我要求不足,教練執教、用人、組合能力也很關鍵,球隊文化和建隊經營管理,同樣要負很大責任。
「為什麼台灣球員不分位置、球路、年紀,一旦進了職籃、SBL半職業,球員都只剩下經驗,打天分球,沒有更大突破、進化和提升」。回到現實面,這些國手級長人或精英球員一年至少300萬年薪,可能400-500萬年薪,
在現代社會和台灣職籃產業環境真的是「爽爽過」,沒有自律、自我設定目標,缺少鞭策和壓力,甚至沒有良好、完整訓練環境,球員根本不懂如何自我提升和進化。今天看著曾祥鈞決定轉戰日本職籃B1,為他開心,但更多期許和無奈,舞台很重要,角色定位更重要,
但台灣籃球回到問題核心和根本,還是球員自律、球隊文化和教練能力,這三個關鍵環結都出了問題。新北國王在PLG聯盟成功奪冠,國王本土長人197公分蘇士軒在總冠軍系列賽打得比曾祥鈞、謝宗融、林郅為搶眼出色,不是蘇士軒能力球技更好,那是個大意外,
因為國王今年季後賽洋將配置出了狀況,195公分主力得分鋒衛曼尼高傷停,213公分中鋒牧倫斯季中就因紀律和態度被開除,季後賽只剩下36歲208公分老將奧帝、203公分前鋒米歇爾、208公分苦工長人路易士。米歇爾不堪用,路易士只能守不能攻,
擁有NBA資歷奧帝成了國王第一洋將和攻守核心,國王被迫把本土第一長人蘇士軒送上火線,沒想到意外打出驚喜,蘇士軒信心、投籃、防守、攻防表現都讓人眼睛一亮,還入選今年瓊斯盃中華藍。這是意外,卻也更顯示台灣職籃本土球員「爽爽過」,球技能力心態停在當下窘況。
附註:日本職籃分三級,我們一般談論的都是B1第一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李亦伸專欄/台灣籃球問題多!無論球團、教練球員都要「爭氣」
地址:https://www.navisoho.com/article/5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