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抽檢報告:甲醇超標頻發,部分小作坊違規使用甜蜜素

年關將至,少不了朋友小聚,高顏值的果酒能爲聚會增色不少。不同於白酒的濃烈、紅酒的優雅,果酒的清甜與溫柔,拿捏了當下年輕人的口味需求,低度數的“微醺”更是恰如其分,不失分寸。

2024年1月,《消費者報道》整理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及省級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於2021年至2024年近3年公布的關於果酒的質量抽檢情況。

結果顯示,監管部門近3年內共抽檢發現不合格果酒79批次,不合格原因涉及酒精度、甲醇、甜蜜素、山梨酸及其鉀鹽、氰化物等9項。

79批次果酒不合格

果酒其實是人類釀酒史的“始祖”。早在6000年前,蘇美爾人和古埃及人已經學會釀造以水果爲原料的酒。

從廣義上講,果酒是指以水果爲主要原料,通過發酵、浸泡等工藝制作而成的酒,以及水果風味的配制酒。因爲水果本身糖分被酵母菌發酵成爲酒精,含有水果風味與酒精,也叫果子酒。

目前果酒缺乏統一的劃分標准,市場上常見的果酒種類按照其制作工藝,大致分爲配制型果酒、浸泡型果酒、蒸餾型果酒、發酵型果酒。其中發酵型果酒由於完全由水果釀造而成,是技術難度大、成本較高、口味變化最豐富的一類。

抽檢結果顯示,監管部門在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共檢出不合格果酒79批次,其中近6成不合格集中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間,共檢出45批次,涉及獼猴桃酒、桑葚酒、楊梅酒、拐棗酒、藍莓酒、青梅酒等品類。

展开全文

酒精度是不合格最主要原因

在79批次不合格果酒中,被通報的原因主要涉及酒精度、有害污染物(甲醇、氰化物)超標、超範圍或過量使用防腐劑、甜味劑。

其中,酒精度是果酒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高達57次,佔比70.4%,其次是甲醇,佔比13.6%,再爲甜蜜素,佔比6.2%,三者佔比超過9成。

酒精度允許誤差爲標示值的±1%vol

發酵型果酒的酒精度一般通過原料含糖量或調整發酵前原料總糖含量,來計算出可轉化多少度的酒精,因此一般不存在像白酒那樣勾調酒精度的工藝和處理,理論上有經驗的酒廠很少出現酒精度偏高或偏低的問題。

根據“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3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48期)”,標稱睢縣頤生堂酒業有限公司委托商丘天潤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天潤桃花醉梨花釀,酒精度的標示值爲8%vol,實測酒精度只有3.0%vol,按照標准產品標注的酒精度誤差是±1%vol,該產品實際酒精度與標准範圍(7.0~9.0%vol)相差甚遠。

1批次蘋果酒甲醇高出標准值231%

釀酒是一個復雜又漫長的發酵過程,在此期間,存在甲醇超標的隱患。因爲水果細胞壁上含有豐富的果膠,果膠酯化後會產生甲醇。甲醇在人體內累積,可能導致失明。

根據“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 2021年第46期”,標稱“戴俊”(該被抽樣單位無小作坊登記證和營業執照)生產的一批次蘋果酒檢出甲醇6.62g/L,高出標准值(≤2.0g/L)231%。

工業化生產果酒時,一般會通過前處理、改良菌種和添加外源果膠酶等方法來降低甲醇含量。而家庭自釀或小作坊釀酒,由於受技術條件、知識水平的影響,甲醇含量往往不可控。

5批次檢出甜蜜素均來自小作坊

甜蜜素化學名稱爲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食品工業中常用的一種甜味劑,因其甜度高(約爲蔗糖的30~40倍)而被廣泛應用。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GB 2760-2014),甜蜜素僅允許在配制酒中使用(最大允許使用量爲0.65g/kg),而在發酵型果酒中不得使用。

經本刊統計,有5批次果酒違規使用甜蜜素,其中3批次爲違法添加,2批次爲超量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全部來自小作坊。

根據“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2年第22期”,標稱抽樣單位爲馬關縣都龍肖婭百貨店、富寧豪騰小炒店的2批次散裝楊梅酒,分別檢出甜蜜素1.38g/kg、1.17g/kg,按規定是不得使用。

鐵峰山、天潤桃花醉、勇往直前等上榜次數較多

抽檢數據顯示,同一酒企近3年生產的果酒不合格最多達3次,包括重慶市鐵峰山酒業有限公司、商丘天潤飲品有限公司、寧陝縣秦嶺長春酒廠,涉及思綢之露、鐵峰山、天潤桃花醉、勇往直前等商標。

果酒的消費提醒

1、關注標籤,通過配料表和果汁含量區分果酒類型。一般發酵型果酒配料表中水果(汁)在第一位,無其他酒基且均會標注果汁含量;配制型果酒配料表中水或其他酒基在第一位,較少標注果汁含量。

2、關注含糖量。果酒的含糖量並不低,有的甚至很高,建議消費者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飲用。

3、家庭自釀果酒存在風險。自釀果酒條件不具備或發酵工藝不合理等,可能會導致甲醇超標。

4、關注酒精度,正確理解“低度”“微醺”等宣傳用語,切勿酒駕。

【特別聲明】:本篇內容所採用的原始數據均源自國家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官方網站,數據客觀真實。如相關抽檢結果數據經政府有關部門核實及認定後確認有變更事實的,請及時聯系本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