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再見,李可樂》上映5天票房過億,將賣相更好的《熱搜》遠遠甩在身後,堪稱檔期內的黑馬。
平心而論,《再見,李可樂》和同期電影競爭,確實沒有什么優勢。
從題材來說,《再見,李可樂》是寵物電影,譚松韻飾演的李妍遭遇家庭變故,父親腦死亡,這時名爲可樂的小狗進入生活,帶給她不可或缺的陪伴。這和今年3月份上映的《忠犬八公》相同題材,珠玉在前,其實《再見,李可樂》並不佔優勢,而且喜歡這類題材的觀衆是小衆群體,受衆群就那么多。
陣容方面,和黃渤、周迅組成“王炸”的《涉過憤怒的海》,以及周迅、宋洋主演的《熱搜》相比,《再見,李可樂》也不佔優勢,閆妮、譚松韻都沒有多高的票房號召力,更何況是一部溫情、感人的家庭電影,和那些聚焦現實的話題之作無法相提並論。
從口碑來說,《再見,李可樂》也沒什么優勢,豆瓣开分6.9,算不上佳作,超過一般觀衆打1到3星,有打一星的網友寫道“避雷,趕緊跑,精准踩雷。去蹦迪高三不上學,跑出來談戀愛,親人拔管,母親話不同,狗比他媽還重要。要人設沒人設,要煽情直接BGM,轉眼直接又开始搞笑,八百年都能想出來的老劇本。”另外一位打兩星的觀衆吐槽寫的是“這種電影都有膽子點映,爛俗情節大合集,人物心理全靠口述,一百分鐘分开就是一百集抖音短句合集,這種故事演員也沒了靈性,年度華語爛片警告。”
當然也有好評,比如有打四星的觀衆稱贊電影“沒有人能眼睛幹着從電影院出來,娓娓道來溫情脈脈,看得淚流滿滿,但是很治愈人心,在笑淚中獲得力量,愛真好,要用力去愛。”
通過兩極分化的評論不難看出,主打感動的《再見,李可樂》,能左右觀衆評價的就是是否能打動觀衆。被打動的就會給好評,沒能get到感動點的觀衆就怎么看都不對。
由此可見,《再見,李可樂》是注重臨場感的電影,而臨場感決定的是看過電影之後的反饋,並不構成讓觀衆購票進場的直接因素。那《再見,李可樂》成功的原因是啥呢?
首先要歸功於吳京。雖然吳京在電影裏戲份不多,但畢竟是電影圈的頂流演員,給電影帶來很大的熱度和關注度,而且吳京也是不遺余力的幫助這部電影,配合路演和採訪。從《战狼2》到《流浪地球2》,吳京的票房號召力有目共睹,目前主演電影票房累計超過334億,《再見,李可樂》過億票房,保守估計吳京的號召力至少貢獻了一半。
其次要歸功於強大的幕後班底。導演王小列口碑一般,知名度也不高,這個沒什么新鮮感的題材,卻匯集了極強的幕後班底。近20家出品公司中,吳京的登峰國際,寧浩的上獅文化,以及導演文牧野的夢將軍影業均在列,此外,聯合出品公司還看到了知名“產品經理”張一白的拾谷影業,以及淘票票和微夢創科,保證了電影的發行和宣傳。而給電影做音樂的董冬冬夫婦,則通過自己的公司參與了電影出品,很可能是將制作費折算成了投資,無疑會更加努力的將音樂做好。
有了如此強大的出品公司,電影的出品人就有了吳京、王易冰、王健兒等知名電影人的名字,爲電影保駕護航,在宣發階段能拿到更多資源,這才能讓電影衝到過億票房。
由此可見,當下的電影市場,或者有極強的品質,可以在強片林立的檔期中殺出一條血路;或者有很強的背景、很好的演員陣容,才能佔到一席之地,說到底,還是拼資本、拼資源,不知名的電影人,想要出頭會越來越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