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秋臣
我是在節前看的《堅如磐石》首映,至今已經過去一周多了。
其實當時就很想寫,但是出於不劇透的原則所以拖到了現在。
結果這篇文章劇透與否基本上已經無所謂了,因爲內容就像看了另一版本片子的影評差不多。
首先給個結論,就是該片若沒有刪改,並全片使用重慶方言來配音,絕對會比目前上映版本更爲驚豔。
用“刪減”這個詞真的太輕了,這部電影和最初的內容被叫做兩個故事也不爲過。
但不論如何,這已經是妥協之後最好的結果了。
能上映,就很難了。
那些缺失的碎片,只能通過主創團隊在現場採訪中的零散輸出,以及網上宣發透露出來的信息以腦補的形式完成。
真是遺憾。
先簡單說說演員。
雷佳音的台詞還是帶點周秉昆的味道,表演上的電視劇痕跡很重,對比之下綜合表現不如《滿江紅》裏的秦檜。
同樣電視劇痕跡略重的還有張國立,所以只要到了父子對戲的時候,就有點脫離電影節奏。
從個人視角出發來評價,於和偉全場最佳,其余人中規中矩。
起初看完這部電影,差點以爲張藝謀只是掛名的導演,風格完全與他過去的作品不同。
可後來得知很多地方的刪改內容,在腦袋裏重組了一版自己理解的劇情,似乎又覺得合理了。
雖然大多數人能夠看到的版本是影院裏播放的公映版,但葉秋臣這篇文章卻想從另一個角度來寫,寫一篇未刪改版本的影評。
本來標題用了“深度解讀”這個表述,但在碼字過程中發現能深度寫的地方卻畏手畏腳不敢寫,遂又怯弱地刪成了現在的樣子。
明明是寫觀後感,然而卻無法完滿地呈現自己的想法。
就像車窗只擡起一半,也是遺憾。
1.關於片名
“堅如磐石”表達的是穩固不移的狀態,比喻某某事物像石頭一樣堅固,不可動搖。
但在影片中,究竟“堅如磐石”的東西是什么?
是追查真相的過程中,正義一方的不懈與執着嗎?
是掌控一方勢力的某些大佬,只手遮天的情況嗎?
是官商勾結那種威脅關系,易碎卻穩固的狀態嗎?
還是電影主創團隊堅定將作品推入市場的決心呢?
當然,你可以理解爲任何一種。
正反兩面,都說得通。
現在的環境太敏感了,取一個帶正面色彩的中文片名就顯得尤其重要。
但影片實際上想要表達的,可以通過唯有少數人才關注的英文片名來看。
說實話,我覺得“Under the Light”更符合一开始創作的預期。
原來那些刪改的內容,其實都藏在這些細節裏了。
在燈之下。
燈下會黑。
然後我們再回想一下《堅如磐石》的劇情,並結合角色原型的經歷來看。
你會發現打擊“黑”的人,居然成爲了“黑”的保護傘,自己也變身爲“黑”本身,這才是真正的“燈下會黑”。
而《堅如磐石》許多的劇情處理,也像設置這個英文片名的小心思一樣。
只能瘋狂暗示,不敢展开明說。
電影中有個情節安排非常巧妙,是關於周冬雨飾演的李慧琳。
起初蘇見明(雷佳音飾演)說她懂脣語,結果最後李慧琳卻說自己根本不會。
脣語是可以知道所聽對話之外的隱藏內容,對於觀衆而言即“刪改部分”。
加上該片雖然經過了刪改,後期做了大量的重新配音工作,但有些嘴型對不上台詞的情況依然存在。
如果讀懂這些“脣語”,意味着可以距離原版更近一些。
導演似乎很期待觀衆們可以讀懂他隱藏在片中的這些“脣語”。
但無奈的是什么呢?
他似乎早早就知道了答案,因此才有了那句“根本不懂脣語”的台詞。
2.關於未刪改的故事
雖然上映版本被剪得千瘡百孔,但還是可以通過一些細節去猜測未刪改的故事。
多年來,鄭剛(張國立飾演)和黎志田(於和偉飾演)一直在暗中聯手,雙向晉級。
一邊是越做越高位的官,一邊是越做越成功的生意。
但他們之間是不存在信任的,所以能夠拿捏對方的手段唯有籌碼,最起碼是那種能夠令對方徹底身敗名裂的威脅程度才行。
就像鄭剛曾和朱麗生下私生子蘇見明,隨後又滅口幹掉情婦這種爆炸式的新聞。
如果這段關系一直沒有改變,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可以順風順水到結局,也不會有《Under the Light》的真正故事。
但人性是貪婪的,欲望是永遠填不滿的。
黎志田從商,已經做到了當地龍頭的位置,基本上已經進無可進了。
就像何秀麗(陳衝飾演)所說,士農工商裏黎志田終究只是排在末位而已。
然而鄭剛卻明顯是“官上有官”,處於權力地位的中遊位置,野心讓其想要更進一步。
但更一步談何容易?
這就是兩人在車裏那場戲的背後因果。
鄭剛需要黎志田用錢爲自己鋪路升職,再使用高進這種白手套角色將錢洗幹淨,然後將豐厚的錢禮送往更上層去疏通關系,所以他台詞裏才提到了“過關”這種字樣。
但黎志田也不是一台無條件的提款機,因此必須有一個令其無法拒絕的理由才行。
於是鄭剛自導自演了公交車爆炸案,將犯案火苗引到了黎志田身上,如果不繼續同流合污配合他,那黎志田也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黎志田自然也不是善茬,否則怎么和鄭剛這種老狐狸對弈。
每天都睡在酒店裏隨意抽出門卡的那個房間,接到外賣電話第一時間就警覺到是有人要害他。
即便是如此危險的境地,也沒有叫人來幫忙而是自己揮棒解決,因爲旁邊不知道哪個人能信得過。
誤以爲女婿背叛了自己,在親手幹掉David(孫藝洲飾演)時,未刪減版一共砸了五下,在確認對方氣絕的情況下還是繼續。
可事實證明David的確是最忠心的那個,可還是S在了他忠心的人手下。
還有個細節,當時創立集團的五人組中,除了黎志田只剩下個唐大年(田雨飾演)了。
其余三人,大概率皆是S於權利的爭鬥中。
成王敗寇。
下手的是誰呢?黎志田?唐大年?
不重要。
對電影中的角色而言,都只是成功路上必要的代價罷了。
唐大年篡位成功了,就是下一個黎志田。
可以繼續和鄭剛聯手,也可以繼續和其他的“鄭剛”們聯手。
這個社會上,永遠不缺官商之間的親密關系。
其實《Under the Light》裏的大部分人物,都有狠絕人性的一面。
所以如果某個角色過於正面,或者毫無人性的瑕疵,那一定是做出妥協之後的結果。
像鄭剛這種人,我並不相信他會在關鍵證據面前放過蘇見明和楊曉薇。
更符合這個角色人設的安排,就是充分展現其“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的心態。
最後鄭剛可以將證據手機銷毀,將期間知情人悉數幹掉,再踩着黎志田的S體走向更高的位置,繼續合作唐大年。
只有這種關系是“堅如磐石”的,而並非是其中的人。
他們可以是很多個“鄭剛”和“黎志田”,只不過換了不同的名字演相同的故事而已。
真相,或許只是大黑战勝了小黑。
所有人皆是棋子,根本沒有感情可言。
即便那個人是他的妻子、兒子、情人、朋友……都無所謂。
在鄭剛的心裏,只有他自己。
當年他肯定是愛過朱麗的吧?
爲了怕沒辦法搭乘老丈人的東風,還是改娶他人。
爲了怕與黎志田勾結的證據曝光,還是下手S了。
將蘇見明接到家裏來養,只是爲了把私生子的身份合理化成養子而已,反正鄭剛心裏明鏡似的,不論旁人怎么說那都是親生兒子,叫法根本無所謂。
但兒子沒有自己重要。
自己可以有無數個兒子,但自己卻只能有一個。
鄭剛和楊曉薇(林博洋飾演)之間那種曖昧氛圍,類似金屋藏嬌的設定,分明就是情人關系。
他倆曾在地鐵上有過一段非常獨短暫,空白無台詞的戲。
應該就是刪了一些明確這類關系的對話。
楊曉薇和朱麗樣貌相似,鄭剛想填補愛情裏的遺憾,這樣的替身文學梗不難理解。
只是個替身,能有多深感情啊?
該放手時就放手。
大概率楊曉薇的命運也和朱麗差不多,只是字幕軟處理了。
葉秋臣最近在看的電視劇《裝腔啓示錄》中,有一句台詞用來形容鄭剛這種狀態真是恰到好處。
人生總有一些快樂,是伴侶難以滿足的,尤其是擁有很多的人。擁有的越多,這個世界能讓他滿足的事情,就越少。
所以貪官總是多情婦,也就不難理解了吧。
從合理角度分析,黎志田的結局應該是被鄭剛幹掉了,不是上映版本裏關進了監牢。
原因是對方知道自己的事情太多了,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將其滅口。
在這段黑喫黑的故事裏,黎志田輸掉的原因是他還保留了人性裏僅存的那一絲絲善良,全部給了他的女兒。
在《Under the Light》的故事裏,只有心狠手辣到極致的人才能笑到最後。
黎志田在臨S前,還希望幹掉他的人能小點聲,別吵到自己剛生產的女兒。
對比鄭剛不顧兒子安危也要消滅證據的狀態,這明顯已經屬於出局的人了。
黎志田和鄭剛比狠,輸掉了。
然後他賠上了自己的命。
劉波和劉鋒這對劉氏兄弟,應該埋有另一條故事线(張藝謀導演在現場採訪時說的)。
但上映版本給減光了,因爲他們的身份最好不要展現出過於復雜的人性,所以三方勢力糾纏就單薄成雙雄對決,還要把關鍵交集的部分清理幹淨,故此邏輯鏈條難免會斷裂。
劉波這種身份,如果能伸手幫一幫鄭剛,那么自己也能高升一級,還保留住了更高位置的人脈。
鄭剛或許都是其次,畢竟官上還有官。
那是一個更大的“鄭剛”。
而且劉波這句“要保持對一切的懷疑”的台詞,也很值得細品。
如果真是上述的故事,的確不需要陳道明那條线和主角愛情线,也能十分精彩。
也許這只是一個黑與黑的故事,原本的設定裏或許根本沒有白。
以上,只是單純個人的腦補和猜測。
文/葉秋臣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